湖南省2025年高校侨联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聂伊岑 株洲报道
4月23日,湖南省2025年高校侨联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株洲举行。距离2023年5月在衡阳召开的全省高校侨联工作联席会议,将近两年的时间。
记者注意到,与上一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修订了全省高校侨联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要求更加具体,职责更加清晰。
讨论会上,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6所已成立侨联组织的侨联负责人和高校统战部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校校友会人员开启“头脑风暴”,广泛交流分享高校侨联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为侨服务这篇大文章。
湖南省2025年高校侨联建设经验交流会分组讨论会场之一。
近年来,高校侨联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未来高校侨联工作怎么做?这场会议,或许能给你答案。
要成绩,更要经验
高校是归侨侨眷特别是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成立侨联组织是时代所需,也是凝聚侨心侨智、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2000年,湖南大学侨联成立,掀开了湖南高校侨联建设的篇章。此后,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相继成立了侨联。
数据显示,全省已成立侨联组织的高校达26所,其中本科院校25所(含民办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1所,实现了公办本科院校侨联组织“应建尽建”的阶段性目标。
那么,如何发挥高校院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大学的人才需求与新侨的发展需求相对接?湖南工业大学给出了新的解法。
湖南工业大学是湖南省第四家成立侨联组织的高校,他们将目光聚焦于“高校侨智赋能地方经济发展”,近两年促成校企合作项目300余项,转化专利120余项,横向到账经费4300余万元。
与此同时,由湖南工业大学海归教授牵头的“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已入驻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湖南工业大学海归科创基地”已孵化高科技企业8家;“校地携手 侨智创新”侨校企合作交流研讨会成功签署多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并为地方企业提供28项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成果资源信息……
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2022年以来,全省高校侨联工作经验被中国侨联多个平台转载20余次,形成了“湘字号”侨联工作品牌。
要联才,更要联心
侨联工作,重点在“联”。
面对侨务工作对象多、分布广、层次高、智力密集、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中南大学侨联采取“纵向协调、横向联动、资源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新工作机制。
在与省、市侨联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的基础上,中南大学侨联进一步加强与校友会的合作,通过4个海外分会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人才招聘、联谊活动等工作,并先后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首个“侨胞之家”实体化服务阵地,推动“联”字落地见效。
依托全球校友会网络,湖南大学侨联建立了“海外校友联络站”,邀请杰出归国校友担任“侨青导师”,为在校留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让侨联工作既有“家”的温度,更有“联”的广度。
由此可见,“联”自始至终都是本场会议的高频词。
湖南大学侨联认为,高校侨联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把侨界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
近年来,湖南大学侨联联合地方侨联开展“侨心送教”系列活动,组织归国教师、留学生及大学生志愿者到多所中学开展心理讲座、科普讲座、师生座谈、趣味实验等活动,为山区中学开设“科技启蒙课”,惠及师生4000余人。
湖南师范大学侨联先后建立“侨法宣传角”“侨务社区”,同时发挥“一个桥梁”“两个阵地”“三个工作平台”作用,为归侨侨眷提供咨询和帮助,累计帮助办理归侨侨眷相关证件2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百余人次。
实践证明,唯有练好“内功”,才能进一步推动侨联阵地从“建起来”向“用起来”“活起来”转变。
要成事,更要谋事
成事在于计,谋定而后动。
会议通过的2025年湖南省高校侨联工作计划也为下阶段工作明确了方向。
通过会上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已然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比如,依托湖南省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整合侨务工作资源,推进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学术合作,开展湖南省侨史侨情研究。
再如,湖南大学侨联计划将“侨智沙龙”“侨心送教”等活动制度化,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并有意联合兄弟高校侨联组建“智库联盟”,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还如,湖南农业大学侨联将联合地市科技局继续深入探索“侨界特派员+”工作模式,将校内有专业背景的侨界专家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定制化”技术指导。
同时,湖南农业大学侨联还将启动“国际视野拓展计划”,邀请海外校友分享求学、科研、就业经验,为青年学子提供方向引导与资源连接。
为侨服务没有“休止符”,凝心聚力再启新章,高校侨联终将从“有形覆盖”转变为“有效覆盖”。
来源:红网
作者:聂伊岑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