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岳麓山忠烈祠:湖湘将士英勇牺牲的见证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张皎 2025-08-19 18:44:5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实习生 李昊杰 综合报道

岳麓山忠烈祠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赫石坡,坐落在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与岳王亭、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等相邻,共同组成了岳麓山抗战文化园。

1937年淞沪会战中,以湖南将士为主的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奋勇抗敌,在广福、南翔、蕰藻浜南岸等战役中伤亡惨重,仅部分战役就有数千人牺牲。为纪念这些阵亡将士,时任第四路军总指挥的刘建绪主持修建了该祠,全称“第四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

忠烈祠的主要设施颇具特色,主体建筑为歇山顶式样,覆盖黄色琉璃瓦,屋脊有首尾相接的四条长龙(原物为琉璃质,波浪形分段设计),中央为琉璃宝瓶,两端有伫立的神兽,宏伟壮观。建筑内外以花岗石柱支撑,共16根,呈“回”字形等距分布(部分资料提及12根刻联石柱),其中正门外立柱刻有“江水滔滔共一片斜阳长写出壮士当年血泪;赫石珞珞添几椽庙貌好留与后人终古馨香”等楹联,侧廊石柱也有“马革裹尸,千载岳云留浩气;羊碑堕泪,万年湘水吊忠魂”等题刻,承载着对英烈的缅怀。

祠内大厅高悬“允武且仁”匾额,为刘建绪拟定、书法大家谭泽闿书写,字体气格雄伟。南侧壁上留存刘建绪撰书的《第四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记》,以及2004年重修时吴容甫撰文、颜家龙书写的《重修麓山忠烈祠记》,两者共同见证了忠烈祠的历史变迁。

忠烈祠曾因历史原因受损,一度沦为仓库,后经多次修复: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筹措资金修复,2005年竣工开放并举办湖南抗战史展览;2015年联合岳麓区政府再次维修,增设长沙抗战史展览。

建筑保留了约60%的初建材料,主梁、石柱、屋脊龙饰等核心部件均尽可能维持原貌。

1997年,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9月3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2/53/152116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