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华丽家族小区电梯焕新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刘思逸 长沙报道
在长沙市天心区华丽家族小区,85岁的居民胡爷爷以前每乘坐电梯,都如同经历一场“微型冒险”。
这台“服役”超20年的电梯,每次启停都发出令人不安的吱呀声,隔三差五还“闹脾气”——时而急停急坠,时而抵达楼层却拒不开门。
“电梯三天两头出故障,我们盼着换新电梯,已经盼了好些年。”胡爷爷无奈地说,电梯内的紧急呼叫铃每周都要被按下好几次。随着电梯设备日益老化,安全隐患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棘手难题。
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老旧电梯等领域。
如此大规模的电梯更新行动,究竟能否真正惠及民生,让居民安心“一键直达”?我们走进长沙华丽家族小区,探寻这项民生工程背后,蕴含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密码。
新电梯运行平稳、宽敞明亮。
政策落地:民生工程中的“双向奔赴”
今年4月,胡爷爷终于告别了提心吊胆的乘梯日子。华丽家族小区3台服役超20年的老旧电梯,由长沙立萱电梯有限公司施工团队完成全面更新。新电梯运行平稳,轿厢空间也更加敞亮。令他惊喜的是,这个困扰多年、反复搁置的难题,仅用30天就得到解决。
这并非个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中,电梯事故占比达19.72%,其中老旧电梯占比较大。数据表明,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故障率显著高于新电梯。 “高龄”电梯问题,往往出现在老旧小区。以华丽家族小区为例,3台电梯均于2005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服役”20年。随着使用年限增加,物业维修基金支出远超补充速度,加之产权更迭频繁,业主意见难以统一。 资金缺口大,是所有使用“高龄”电梯小区面临的共同困境。
日常维修保养已无法维持电梯正常运行,物业维修基金又不足以支撑换新,而保障电梯安全迫在眉睫,该如何破局?
华丽家族小区最初尝试维修电梯。“电梯主板频繁损坏,修了又坏,始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物业经理陈红正无奈地说。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维修方式治标不治本,电梯更新问题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推出政策,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被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符合条件的电梯每台最高可获15万元补贴。在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支持下,赤岭路街道创新采用“国债资金 + 维修基金”的多元筹资模式,指导监督小区物业精准对接国债政策,推动华丽家族小区3台符合条件的电梯更新改造。
天心区广厦新村社区书记孙云介绍,街道与社区全程跟进电梯更新工作,在政策宣讲、方案比选、施工协调等环节,确保国债资金切实惠及民生。物业经理陈红正表示,接到政策后,立即成立专项小组,挨家挨户收集百余份意见书,多次召开协调会。他们将专业的国债补贴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明白纸”,还设置“电梯更新意见箱”。物业还联合业主代表实行“早八晚八”值班制,施工期间及时处理居民诉求,实现工程“零投诉”推进。
技术革新:30天跑出电梯焕新“加速度”
长沙立萱电梯有限公司作为施工单位,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项目启动前便精心制定施工计划,拆除旧梯设备前,对施工区域现场进行有效保护,控制扬尘碎屑污染。凭借创新工艺,单台电梯施工周期缩短至25天,3台电梯仅用30天完成换新,较传统工艺提速30%。
施工过程中,该施工单位还对机房进行高标准无尘处理,延长电梯主机使用寿命。此次华丽家族小区电梯更新,选用了国际知名电梯品牌,全面升级曳引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门机系统。更新后的新电梯,采用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技术,能耗降低约40%,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电梯运行速度达1.75米/秒,运行效率更高、更静音灵敏;轿厢高度从2.3米提升至2.6米,并配备通风和照明系统,大幅改善居民乘梯体验。
如今走进华丽家族小区,3台新电梯平稳运行。这背后,是多方协作的成果—— 国家的国债补贴解决了资金难题,街道社区全程指导监督物业开展更新改造工作,物业成立专职小组挨家挨户收意见,电梯施工单位用技术缩短工期,居民从观望到主动参与。胡爷爷如今总说:“现在坐电梯,心里踏实多了!”
这场“电梯换新”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老旧小区难题的解决之道:好政策要落地,需要基层部门当好“中间人”,物业企业做好“执行者”,专业团队拿出“硬技术”,居民群众也搭把手。各方把各自的“责任”变成共同的“上心”。这,或许就是城市治理里最实在的“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刘思逸
编辑:何青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