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冲 长沙报道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句出自《管子·乘马》篇中的名言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诸子已经认识到城市发展要利用现有条件因势利导的重要性。
过去十年无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大部分省会城市(包括首府城市)的GDP和人口首位度均得到整体跃升。
2021年以来,随着各省份陆续公布“十四五”规划和相继召开党代会,“强省会”成为高光词汇,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基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发展程度等现实因素赋予了“强省会”更高的期待。
长沙标志性建筑之一——IFS国金中心。
就连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也提出支持广州强化省会城市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的台阶。可见,提升发展能级、做大区域增长极,是大多数省份和各地主政者们的共识,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竞争现实制约下的理性抉择。
从近10年多个省会城市的路径来看,有的采用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做法,比如合肥合并巢湖部分地区、济南合并莱芜来壮大。有的选择了做大做优产业,比如杭州拥抱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风口,合肥撬动了显示屏、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省会城市的“破局”一般是首先成为某个领域的“单打冠军”,“突围”后以点带面、以点串线,吸引更多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链来落户,不断放大“鲸落效应”,从而领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2018年西安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过去4年中央层面暂停了国家中心城市扩容。与此同时,这两年“强省会”持续升温,似乎预示着 “强省会”赛道已变,区域竞争已进入“下半场”。
2021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鲜明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2022年湖南将实施“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19日,湖南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日前,湖南印发《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6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万元,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经济首位度超过30%;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2%,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到2026年,长沙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0%,市场主体突破220万户,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元。支持长沙市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营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6年前跻身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优异行列。
由此,我们不妨把《意见》中的全部数据指标理解为对未来5年长沙的一项项“KPI考核”。
4月19日,湖南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强省会”战略,在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探新路、作表率。要注重强化规划引领,突出地域特色,加强规划管理,彰显规划权威,统筹考虑人口、经济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要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始终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
张庆伟强调,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是一个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
记者认为,从省委书记张庆伟的讲话,到《意见》中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平台支撑、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推进“强省会”的新路径已呈喷薄欲出之势。首先扬弃了过去粗放式的“城市大扩容”而着眼于规划利用好城市现有的每一寸土地;其次是基于通盘谋划、系统思维的一体化布局,向上,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收放到省内,则追求省会与其他市州联动中“集聚—溢出”的良性循环。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品发货区。梁超/摄
对此,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湖南县域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姚选民告诉记者,我们可以把国家中心城市理解为国家层面的“强省会”,长沙强了,整个湖南的资源在本省就有好的增殖环境,有更强的营商环境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湘投资创业,也让更多湖南人不用背井离乡出省务工,同时,“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能突破长株潭一体化推进中的诸多瓶颈。
没有一个强省会支撑,可能连本省的人才都留不住,何况吸引外省人才和产业来扎根?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集聚,集聚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溢出。
欧美发达国家虽然是资本主导的城市化,也利用了类似滚雪球的集聚效应。以加州旧金山为例,早期利用了斯坦福大学的孵化带动作用,高科技发展蔚为壮观后,初创的新兴产业一般都会选择把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旧金山湾区,在加州其他地区开辟生产基地,比如特斯拉模式。德国的慕尼黑亦如此,作为巴伐利亚州首府,在南德有很强的辐射力,很多汽车设计制造、生物制药、机械装置制造等都环绕在慕尼黑周边。
就像旧金山是加州更是美国西海岸的窗口,长沙也是湖南的窗口甚至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窗口。湖南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长沙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长沙积极主动对标国内国际一流,其他13个市州对标长沙,全省就统一了规则。
昔日的大王山,如今成为湖南湘江新区的文旅胜地。
长沙强了后,也会依循同样的“集聚--溢出”效应,产业链会向省内其他市州延伸、转移,向北通过岳阳通江达海嵌入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向南以郴州为“桥头堡”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此其一。其二,因为人口流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很难变更,长沙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将会得以大幅提升,有力推进湖南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并且长沙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揽子标准化措施,对其他市州会形成经验上的持续“反哺”,大大促进全省公共服务和资源的公平化、均等化。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毫无疑问,未来5年长沙将迎来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又一个“黄金年代”。春风化雨,广大三湘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绚烂之果。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胡冲
编辑:王津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