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里,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栏目,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集体与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历经岁月长河不改的灼灼初心,那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担当。

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党员、奉献社区的坚强堡垒。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在长沙市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党支部24名党员,平均年龄73.5岁,党龄最长者已逾60年。
就是这样一支“银发”军团,在83岁的支部书记黄苍霖带领下,13年如一日,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党员、奉献社区的坚强堡垒,用实践生动诠释了“银龄党建”如何解锁社区的幸福密码。
筑巢引凤,打造老党员“温馨娘家”
一个温暖的家,是凝聚力量的起点。
为让老党员和“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志愿者“学有组织、乐有场所、养有保障、为有平台”,在省、市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与社区的支持下,一个面积达680平米的“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在金茂路社区落成。
这里不仅是老同志们日常学习交流、风采展示的主阵地,更是他们精神寄托的港湾。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理论学习毫不松懈。对于年高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支部则送上“暖心一课”。91岁的老党员周巨川虽定居东莞,支部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因其学习认真,还被评为了支部的学习模范。
精细化管理是支部工作的另一大亮点。
支部将党员科学分为“老骥伏枥型”“体弱关爱型”等四类,建立动态信息库,精准掌握每位党员的状况。
13年来,累计走访慰问生病、困难党员218人次,送学上门97人次,实现“微心愿”62个,真正让支部成为党员们口中“温暖的港湾、温馨的家”。
老骥伏枥,担当基层治理“贴心管家”
“别看我们年纪大,作用可不小!”这是金茂路社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们常挂嘴边的话,也是他们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
他们是党的政策“宣讲员”,支部拥有3位市、县“五老”金牌讲师。他们组成小分队,创新采用“宣讲+文艺”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统计,支部累计组织各类宣讲活动436场,参与人次超10万,支部书记黄苍霖个人宣讲达315场次;支委汪建科用长沙快板宣传理论,作品被多家媒体刊播;老党员刘行在橘子洲头义务讲解536场,其微党课荣获市级一等奖。
他们是社区事务的“当家人”。金茂路社区作为开放性安置小区,曾面临诸多治理难题。在建设杉仙公园“城市驿站”时,遭遇个别居民因迷信思想阻挠。黄苍霖与在社区工作42年的老党员康国民先后12次上门,耐心讲解政策、展示效果图,最终成功化解矛盾,赢得理解。
他们更是服务邻里的“老邻长”。社区推选72位有威望的“五老”担任“银发邻长”,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桥梁。2018年旧城改造推进困难时,黄苍霖率先垂范,毅然拆除了自家月租金2000元的奶茶店,并带领党员志愿者一户户做通居民工作,保障了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被群众交口称赞。
凝心聚力,共护和谐友爱“幸福大家”
立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支部着力打造“看得见”的共建共享“幸福圈”,其努力也结出硕果,社区于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他们创办“圆梦乐园”老年大学。今年开设12个班级,吸引864名学员实现“家门口上大学”。支部党员在其中既是学员,更是管理和服务骨干,示范带动更多老同志成为社区“好帮手”。
他们组建“银声嘹亮”志愿服务队。连续8年为孩子们开办假期讲习班,惠及2780人次;2019年通过书画义卖筹集5.7万元,帮助3名特困儿童;今年2月,又为一名白血病患儿募集爱心款2.2万元。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成为他们无私奉献的最大动力。
他们创新开展“近邻党建”。与卫健局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等5个支部结对,共同组织活动92次,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365人次。同时,协同推进“银青同辉”项目,与中南大学等高校学生开展交流共建,将支部“独角戏”转变为多方协同的“大合唱”。
初心未老,银发生辉谱新篇
十三载春华秋实,金茂路社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31项荣誉,更在去年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荣誉背后,是这群老党员们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我们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组织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黄苍霖表示,衷心感谢各级老干部部门为老同志搭建平台、建立机制,这些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金茂路社区的“老伙计”们誓言,只要身体允许、组织需要,就将继续让“银龄”堡垒更加坚固,凝聚起更强大的“银发力量”,为“和美星城”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