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业领航者丨田陆:从“修不了”到“离不开” 33年只做一件事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丁菲菲 编辑:陈珏 2025-10-31 20:35:3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创业不迷路,导师来护航。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创业领航者》栏目,将采访优秀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通过展示导师的智慧与经验,工作室的行动与护航,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提供指导。

微信图片_20251031143438_78_991.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海报设计 丁菲菲 长沙报道

10月28日上午,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站在“满天星大讲堂·星商开讲”首期活动讲台前的田陆,一如既往穿着休闲外套、运动鞋。

尽管主办方贴心准备了凳子,这位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镭目科技)董事长、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仍选择站着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分享。

这个选择,恰如他33年前的决定——站着迎接挑战,而非坐着安于现状。

33年前,因为一句,“中国人修不了。”

三十而立那年,他拉着60岁的退休父亲开启了创业,成立“衡阳市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3年,企业有了近100项自主知识产权。

这一个多小时里,他讲述了一场,跨越三十三年的破局与突围。

一句刺痛,开启破局之路

1993年,田陆三十而立。这位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的高材生,已经在大学里教了五年大一物理。

也是在那一年,他进行了对全国钢厂的调研。走访30多家钢厂后,他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大量花几十万美元进口的液面控制设备,用了两个月就闲置在仓库。

“坏了,中国人修不了。”一位厂长的话刺痛了他。

正是这句话,让田陆下定决心辞职创业。他拉着60岁刚退休的父亲,在长沙解放西路的一栋二层小楼里,创立了“衡阳市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初期,一家人挤在父亲家里,妻子怀孕,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我对我父亲说,我们不会饿死。”

镭目科技的第一个产品是铯137钢水液面计。凭借父亲的技术积累,他们开发出的产品性能比国外的更优。

但真正让镭目站稳脚跟的,是田陆提出的“24小时响应、免费维护”服务承诺。

“当时国外产品维修费用高,维修手续复杂,时间长,我24小时就过来,还是免费的。”田陆说。

五年时间,镭目科技的第一个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85%。

图片1.png

“满天星大讲堂·星商开讲”首期活动田陆正在分享。

四层架构,铸就技术护城河

单一产品的成功,远不是田陆的终点。

他带领团队构建起从传感器(L1)、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L2)、信息化(L3)到智能化(L4)的四层技术架构。

“我们是全球极少数能提供这四个层级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田陆说。

2006年,公司衡阳总部办公大楼建成。2008年,创建长沙分公司、北京研究所,开启了“二次创业”。同年,45岁的田陆选择回到校园,攻读北京科技大学全日制博士。

从2015年开始,镭目科技加快出海步伐,美国分公司、俄罗斯分公司相继成立。

近年来,田陆频繁出国考察,走遍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墨西哥、土耳其等地。他发现,国外很多钢厂的自动化水平落后于中国。

“30年前我们去国外学习,如今国外钢厂还是30年前的样子。”田陆说,很多次,当地钢厂高管在交流后表示:“你们所有的技术都是我们需要的。”

如今,镭目科技服务全球400余家钢铁企业、产品覆盖30余个国家,与安赛乐米塔尔、浦项制铁等国际巨头达成深度合作。

长期主义,从追随到引领

当问及创业33年是否经历过危机?田陆的回答——没有。

背后的底气,源于企业始终坚守主业,深耕行业。

“曾经有人建议我搞房地产,我坚持不搞。”田陆说,“这会失去技术积累的厚度。”

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镭目科技在行业起伏中稳健成长。

目前,镭目科技已经有近100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余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多年前我们是模仿、跟随,经过30多年的积累,我们能够独创、领先。”

作为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田陆对年轻创业者提出六点建议:脚踏实地;顺应时代;找准市场需求;拥有独门绝技;搭建人才团队;具备市场能力。

在他的朋友圈里,每天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总会出现一个“早”字,并配上一句激励人心的话。

他的微信签名是这样写的——雷厉风行的执行者!

33年,他一直如此。33年做好一件事,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丁菲菲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4/75/153980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