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孙媛颖 长沙报道
金秋送爽,敬老情浓。
10月28日上午,一场属于老同志的温情“聚会”在长沙上演——湖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暨2025年第10期“金秋大讲堂”正式启幕。
7位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与个人代表,从三湘四水走来,带着沉淀多年的故事与始终炽热的初心登台。他们中,有扎根社区十几年的党支部书记,也有异乡建“家”的流动党员党总支书记;有退休后仍扑在科研一线的医学教授,也有古稀之年仍为家乡奔波的前银行行长。
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朴实心声。他们的讲述,像邻家长辈拉家常,却让“银发先锋”的形象愈发清晰——他们把晚年时光活成了奉献社会的“黄金期”。
台下来自全省的320名参会者,以及线上收看的老同志和老干部工作者,共同聆听了一场关于“退休不褪色”的初心交响。
一纸荣誉,见证“潇湘银辉”的力量
“我省共有6个集体、16名个人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表彰决定宣读完毕,省老干部事务中心金秋大礼堂内,掌声如潮水般涌起。黄苍霖、周正国等先进代表,在热烈掌声中接过红彤彤的荣誉证书。
这纸证书,不仅是对他们退休后持续奉献的认可,更像一束光,让“潇湘银辉”的品牌在这个秋天更加闪亮。
一段讲述,看见“离岗不离党”的温度
“别看我们年纪大,作用可不小!”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黄苍霖声音洪亮。他所在的党支部,13年来在“五老四教”精神指引下,用“银龄党建”这把钥匙,解锁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异地也能有“家”。沅陵县住长沙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党总支书记刘泽兰,分享了一个18年“异地垒窝”的故事。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发挥余热,她让在长沙的老党员既有了与子女团聚的“小家”,也有了组织关怀的“大家”。
“能为国家医学事业多添一分力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南华大学原医学院院长苏琦话语朴实,眼神却坚定。他说自己从没想过当榜样,只是在做该做的事,并告诉年轻人:科研无年龄界限,奉献无退休终点。
77岁的原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缪曼聪,语气温和却有力。她细数为家乡做的十件事——从修缮展馆到创办夜校。“党员没有退休一说,”她说,“会为烈士家乡‘塑形’‘铸魂’,努力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还有更多动人的身影:用脚步丈量志愿服务路的周正国、20年守护学童过马路的汤其雪、为特殊家庭撑起“暖心伞”的罗素珍……他们让“老有所为”有了更具体的模样。
一份期许,续写“薪火相传”的篇章
“他们哪里是‘夕阳’,分明是照亮我们的‘朝阳’!”一位基层工作者的感慨,道出许多人的心声。线上直播间里,老同志留言真挚:“要向他们学习,退了休也要为湖南发展出把力。”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刘文新在总结中提出,要感悟老同志事迹,传承其崇高品德,守护其幸福晚年,并积极搭建平台,让银发力量在新时代继续发光。
报告会结束,窗外阳光正好。那些关于坚守与担当的故事,如同秋日暖阳,不仅温暖了敬老时节,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见贤思齐”的种子。银发映初心,夕阳别样红。他们用行动证明:奉献,从来与年龄无关。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孙媛颖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