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十月,湘中大地焕发蓬勃生机。10月10日,第三届湖南省“聚侨兴湘”活动在娄底启幕。从娄底市“材料谷”建设的宏伟蓝图,到娄底经开区建设“中部钛谷”的产业雄心;从娄星区锚定千亿级产业园区的目标,到双峰县“中国农机之乡”的匠心传承;从冷水江市“世界锑都”的绿色转型,到涟源市“湘中明珠”的多元发展,再到新化县文印“链”全球、陶瓷“闯”太空的产业奇迹,这片热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加饱满的诚意,迎接全球侨商的到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聂伊岑 方祥文 娄底报道
“聚侨兴湘 活力娄底”专场产业推介会上,娄星区作娄星产业园招商推介。
10月10日,“聚侨兴湘 活力娄底”专场产业推介会举行。娄星区作为娄底市唯一的市辖区,向与会的侨界精英展示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投资前景。
娄星区总面积630平方公里,人口76.39万,是娄底“材料谷”建设的核心承载区,经过十三年的深耕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越的投资环境。
产业园区实力彰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自2012年锚定“打造千亿产业园区”目标以来,娄星产业园已成为湘中地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平台。
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超过720家,培育规模以上企业74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202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4亿元,亩均税收超过2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2024年湖南省“五好园区”创建评选中,娄星产业园位列大湘西片区第一名、省级园区十强,并先后获评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园区、营商环境先进园区、服务业示范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五横五纵”路网体系畅通无阻,标准厂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高溪钢铁综合货运枢纽年物流能力达1000万吨,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产业布局精准明晰,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娄星区紧扣“一主一特一新”产业定位,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在主导产业方面,依托涟钢、宏旺的硅钢产业优势,重点打造硅钢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年产15万吨变压器铁芯、25万吨高性能硅钢、100万套电机外壳、3000台光伏变压器的产能规模。
今年将重点建设35万平方米三电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承载能力。
特色产业方面,推动固废综合利用向高端精细化转型,引进森泰、高安、嘉宇等龙头企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
新兴产业则以智能装备为重点,以爱派尔为“链主”企业,构建“1+N”产业集群,形成年产300台智能锯切装备、10万台工业机器人、1万台真空分子泵的产能规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总投资50亿元的硅钢钛材产业链项目成功落地,计划打造年产10万吨钛材、钛合金、钛复合材料的产业基地。园区已在高铁丰路以西规划1000亩土地,建设钛材料深加工产业园,重点招引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企业,培育新的千亿级产业赛道。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娄星区推行全周期“1+3+N”帮代办服务体系,为每个在建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娄星速度”。宏旺硅钢项目从洽谈到建成12万平方米花园式厂房仅用不到一年时间,硅钢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从“零起步”到形成集群优势仅用不到两年。
“人人都是店小二,未唤不扰、一呼即应”的服务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践行。
通过搭建共享平台,配置高精尖设备供企业租赁使用,助力企业轻资产运营;组建娄底市智能制造协会,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持续开展纾困扩能招商行动和“营商环境直通车”服务,从政策扶持到要素保障,从生活配套到人才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今日的娄星区,产业生态日趋成熟,项目落地高效顺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平台广阔坚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正以最大的诚意和最优的服务,期待与全球侨商携手并肩,共同绘制发展蓝图,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聂伊岑 方祥文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