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亿产业规模可期 湖南北斗产学研融合“底气足”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陈珏 2025-10-10 22:33:06
时刻新闻
—分享—

1.png

北斗技术在长沙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被广泛应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前不久在湖南株洲举行的第四届北斗峰会,让人见识了北斗技术的成果和应用场景之广,特别是株洲北斗产业园的成长壮大。

在长沙,同样有着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广阔的应用场景。除了一大批北斗技术研发、应用类企业外,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也有湖南信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给予长期、稳定的专业智力支持,产业发展底气足、前景好。

北斗技术应用“各显神通”

今年以来,湖南省发改委组织了多次关联北斗企业发展的调研活动。如最近一次涉及的企业和单位,就有长沙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北斗研究院、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长沙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湖南坤雷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信息学院等。

长沙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专为数字“低碳”交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中车电动旗下子公司中车智驭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许星伟介绍,公司目前已实现商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规模化批量化应用,在城市交通领域构建了以场景牵引、应用落地为核心的数智低碳解决方案,公交、物流、环卫三大平台完成多地部署,“平台+装备”一体化模式实现批量突破。

在北斗技术应用上,中车智驭以“技术深融+场景落地”构筑核心优势。如自研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首创北斗GNSS与激光雷达双源融合定位,能攻克道路遮挡、动态障碍物等复杂场景定位难题。

微信图片_20251010220606_17_181.jpg

体验智能驾驶。

对于产业发展愿景,中车智驭希望构建“北斗时空基础设施协同生态”,以全域化支撑体系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现有北斗基准站网与行业专网深度融合,组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盟”,实现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低空管控系统等场景的实时数据互通,构建“设施-数据-场景”的流通闭环。

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属二级企业,也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向北斗卫星导航、卫星互联网、下一代综合PNT体系等重大工程,以及北斗规模化应用及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

“公司成立三年来,重点聚焦北斗卫星导航、低轨卫星互联网、导航安全与对抗等国家及军队重大工程,承担了20余项系统建设任务,在卫星导航地面系统建设能力已达至国内一流水平。”湖南中电星河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智轶表示。

星河电子在北斗应用方面有着自身优势,如面向北斗规模应用,公司自研北斗定位终端和北斗授时终端均入选国家工信部名录,推动了国家关键行业的北斗替代建设工作。

在湖南坤雷科技有限公司,能体会到专注于低空安全领域的诸多新科技。如基于北斗系统,公司通过开展电磁频谱感知、雷达探测、光电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低空航道时空智能感知网络,实现对非黑无人机的精准管控,提升低空空域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坤雷科技在高精度定位与目标跟踪方面也实力雄厚,如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多源传感器数据,实现对非法无人机的实时定位、轨迹预测与快速处置,提升系统整体反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微信图片_20251010220838_22_181.jpg

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打造了智慧监测平台。

在与民生关联紧密的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实地领略到高效精准的智慧网络调度系统。公司技术信息部部长刘斌介绍,长沙燃气在北斗应用领域实现多项行业突破,为每处燃气设施赋予厘米级精度的“北斗网格码”数字身份,构建了全域统一的“网格智能中枢”。

公司依托北斗卫星宏观监测、无人机高精度详查、地基传感器实时反馈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对管网腐蚀、泄漏扩散、地质灾害形变等风险进行动态推演与精准预警,推动燃气安全管理从“人防经验判断”向“技防智能决策”的根本性转变。

湖南北斗产业的智力“底气”在哪里?

从第四届北斗峰会展现的成果来看,湖南在北斗技术应用领域可谓“全面开花”,而且产业链结构稳固、产业生态愈发健全。

但总体来说,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还需提升,一些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层面,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力度还需加大。

而湖南发展北斗产业集群,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和智力资源充足,发展底气“非常足”。如长沙北斗产业群依托国防科大等院校及现有创新平台,继续布局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此外,就是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北斗创新成果在北斗产业园转化。

在湖南信息学院,有一个专门“服务”于产业发展壮大的智力库——北斗现代产业学院。

2017年5月,湖南信息学院与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开展校企合作,加入“北斗+众创空间集群(湖南)”,探索对接北斗应用产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2020年12月正式成立北斗产业学院,北斗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省级立项,校、企、行从此共建产教融合生态。

微信图片_20251010220926_25_181.jpg

湖南信息学院智慧教学平台。

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紧密对接北斗芯片器件、智能导航、5G+北斗等领域需要,持续健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校职能。

如在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方面,学院通过在电子信息专业集群设置北斗应用等6个专业培养方向,共建5G+北斗等3个创新工作室,开设北斗应用、卓越工程师等3个特色班,打造“专业群-方向链-工作室-特色班”专业建设模式,共同打造“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对口就业”一条链,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湖南信息学院负责人透露,学院还实施“双创+北斗”,依托北斗应用等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中心)构建情景式教学场景,依托北斗微小课题、国家重大专项保障任务等真任务、真环境、真场景等真题真做,瞄准行业成长型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展集中实习,提升学生北斗行业就业竞争力。未来,学院还将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实践,打造“北斗+”电子电气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壮大北斗产业,湖南就要用好科研和人才优势。

而有国防科大和湖南信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支撑,以及相关研发系统、人才培养系统等构成的“智力生态”,湖南北斗产业的“发展底气”将更足,千亿产业链规模壮大指日可待。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4/54/153430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