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车间里,机器轰鸣奏响创新乐章;实验室内,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春伊始,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在宁乡经开区正悄然拉开序幕。蛇年春节后,红网联合宁乡经开区推出《开局“智”胜》系列报道,聚焦宁乡经开区智能制造的前沿探索,捕捉每一个创新的火花,记录每一场产业的飞跃。
湖南中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林佳妮 长沙报道
春日的宁乡经开区,智能制造车间的机械臂上下翻飞,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交响曲。
在湖南中京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京高分子”)的全自动化轮胎生产线上,一条条定制的实心胎正以每小时20条的速度下线,随即被送往装配车厢内,准备成为登高车“攀登”云端的力量之源。
作为中京机械布局二次投产的战略项目,这座总投资2亿元、占地2.3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自2024年正式投产后便以“创新基因”激活发展动能,以智能制造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在宁乡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洒浓墨重彩。
“二次创业”破茧:从订单拥堵到全球布局
三年前,中京高分子还深陷“甜蜜的烦恼”——实心胎订单排至五个月后,车间产能“爆表”,海外客户需求难以满足。
转机始于2023年,随着宁乡经开区“腾笼换鸟”战略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工程机械轻量化零部件生产基地落地宁乡经开区。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涵盖密炼车间、轮胎线车间及智能仓储系统,投产后实现年产橡胶轮胎40万件、机加工件200万件,彻底打通产能瓶颈。
“二次投产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技术迭代的跨越。”中京高分子总经理陈星宇告诉记者,如今,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和纳米级材料配比算法,橡胶硫化效率提升,产品寿命延长,成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巨头的“金牌供应商”,未来,公司还将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创新基因解码:从“跟跑”到“领跑”的硬核突围
走进中京高分子展厅,一个轮胎样品引人注目——这是首款产自湖南的臂车用大型轮胎,相较于同类产品,中京高分子所生产的登高车轮胎耐磨程度提高了20%左右。同时,这一产品的上市填补了湖南本土产品的空缺。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还有效率革命。企业通过打通订单、生产、物流全链路,实现“半小时极速响应”——以客户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过去其生产登高平台车需提前数日订购轮胎配件,在中京高分子投产后,仅需提前半小时下达订单,轮胎即可按生产节拍准时配送到位。
而创新“密码”则藏在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中京高分子每年将营收的5%投入技术攻关,组建30人研发团队,目前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
翻开2025年首季成绩单,中京高分子轮胎板块产能表现尤为突出:其核心产品登高车轮胎单月下线量达400条,可满足100余台登高车生产需求,带动企业一季度产值实现5%-10%的同比增长。
站在智能制造车间,陈星宇对未来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将在紧跟国内主机厂步伐的同时,逐步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谱写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林佳妮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