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国企有范:高端铝材撑起航天重器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蔡立平 编辑:黄舒婷 2025-09-03 23:16:27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4.png

中创空天持续为国家空天武器装备制造提供先进材料。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蔡立平 报道

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上,大量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让人为之一振。

在战斗机、运载火箭和导弹等武器装备中,铝合金占比极高,而这类高端铝材的提供者,就有湘企的贡献——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旗下中创空天自主研发生产的铝合金整体锻环和多规格、品种的轻合金材料及构件,直接为国家空天武器装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高端铝材“自己造”

高端铝合金被誉为“工业骨骼”,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武器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国铝工业起步较晚,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铝材长期依赖进口,特别是新一代铝锂合金,成为国际严密技术封锁的“卡脖子”难题。

“铝锂合金长期被美国封锁和限制,尤其是军用飞机、运载火箭、航天飞行器等国防领域应用的铝锂合金对中国禁运。一代材料,一代装备,铝锂合金国产化和产业化极为紧迫。”中南大学教授、航天结构专家、中创空天总经理黄诚介绍。

2019年,湖南高新创投集团联合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牵头发起成立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地产业化发展。

2023年1月17日,中创空天研发团队通过持续科研攻关,成功试制出首块2195铝锂合金扁锭。经测试,该产品各项性能全部达标,这标志着中创空天成为全球第10个具备大规格铝锂合金铸锭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从此,中国完全自主掌握新一代大规格铝锂合金生产能力,实现进口替代,也为空天装备轻合金材料与构件极端制造产业化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图片3.png

中创空天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

自主开发20余项国际核心技术

在上周举行的2025年湖南省(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决赛中,中创空天参赛项目“深空运载用可复用超大型环件近净成形技术”项目成功摘得大赛十强项目奖。该项目是中创空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

今年5月,中创空天还牵头推进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十米级高强环件整体近净成形技术”项目,重点聚焦探月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商业航天对新一代深空重型运载装备面临的高性能、可复用新需求,攻克超大型高强环件整体近净成形关键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从材料制备到整件交付,从微观调控到性能提升的全方位、一体化成形制造。

目前,中创空天生产的超大型复杂结构件及精密加工成品件,可支持深空重型运载装备飞得更远、荷载更强、可靠性更高。

图片6.png

俯瞰中创空天。

中创空天成立6年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引进集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条生产线,打造了国内唯一集材料制备、构件制造、零件精密加工及部组件装配为一体的研发制造平台,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体系。

公司涌现了一系列科研创新成果。如新型铝锂合金材料首次用于某战术导弹发动机核心部件,产品质量远超国军标要求,即将量产;新一代载人火箭用φ3.5米级铝锂合金整体承力环性能远超设计指标;成功研发兵器装备用10吨级高强铝合金超宽锻板,创造了国内大吨位、大宽度锻板生产纪录……

目前,中创空天聚焦空天运载、导弹武器、特种舰船等“国之所需”,围绕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开发20余项国际先进轻合金材料及构件制造核心技术,已形成高性能铝合金、铝锂合金、高温合金、镁合金材料与超大型复杂构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覆盖“材料制备、构件制造、零件精密加工及部组件装配”一体化制造优势,助推产品广泛应用于长征、探月、东风、力箭、引力、朱雀等军民两用重点型号。

随着国家和省级层面更多相关政策的出台,以中创空天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企业,未来将越来越有用武之地。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蔡立平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3/95/152540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