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面展开,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人民团体到企业单位,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高度重视,着力推进。但在这中间也有些“杂音”,比如一些单位在开展红色教育时变味走样,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敷衍了事,“身入心不入”,成了“到此一游”。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若一些地方、单位在开展主题教育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本质和内容,把形式本身看成结果,就和主题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要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教育目标,就要力戒形式主义。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既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要严格履行“监督”这个第一职责,推动各地各级各部门力戒形式主义,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要紧盯重点监督。坚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紧盯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出纳会计等关键岗位,紧盯发展党员、机构改革、换届选举等关键节点,聚焦“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开展监督,通过抓关键促全面、抓重点带一般,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开展。
要做实日常监督。把工作做细、责任压实,将问题发现和解决在平时。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监督体系,加强全方位监督。将整治形式主义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利用领导干部职务影响力“提篮子”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相结合,持续净化党风、政风和民风。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从点滴做起,从隐患抓起,提高运用谈话函询处理问题线索的比例,念好“紧箍咒”。
要汇聚合力监督。围绕主题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压实各方责任,汇聚起监督的最大合力。压实“两个责任”,紧紧扭住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个“牛鼻子”,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负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纪委负监督责任,是“监督的再监督”,推动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扎实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让纪律带电、监督长牙,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推动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与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通,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新宁县纪委监委:谭雄)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谭雄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