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别忘了挖井人,不忘毛主席的恩,我们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积极生产,搞副业,努力支援朝鲜战争,争当模范军属。夫在前方多杀敌人,把美帝鬼子消灭在朝鲜,保卫家和祖国......”这是1951年我的奶奶写给正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爷爷的一封家书。
爷爷名叫罗邦清,1929年出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常德桃源县大肆抓壮丁参军,我的爷爷坚决不愿加入国民党,他的兄弟自断食指,因此不能扣步枪扳机,国民党放弃抓其参军。而我的爷爷则认附近村一个孤寡奶奶为干儿子,也躲过一劫。不久,爷爷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后因表现突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爷爷随部队南征北战,并学会了驾驶技术,开起了军车。部队当时驻扎地为武汉,奶奶作为军属也在部队所在地安扎,我的父亲也是在那儿出生并长大的。
1951年,爷爷作为志愿军战士随军入朝作战,离开家乡的时候,奶奶已身怀六甲,直到1952年父亲出生,爷爷也未能回家探亲。在前方战场上,爷爷的任务是开运输车运送弹药和物资,这是一个非常艰险的事,天上盘旋的是美国人的飞机,白天,目标太明显,在枪林弹雨中行车是肯定危险的,因此,他们运输车队只能选择在晚上行车,而且是不开大灯的,这非常考验技术,在崇山峻岭中穿梭,在密林中缓慢行进,地面还有敌人空投的扎轮胎的三角钉。尽管有这样的危险,但是,当强敌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祖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我的爷爷义无反顾地始终冲在最前线,为战友们输送战略物资,为战争取得胜利添砖加瓦。
奶奶在后方养育儿女,虽有对远方战场上丈夫的牵挂,有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但她一直都是写信宽慰爷爷:“想想我们过去的生活如何,现在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在困难面前要坚持到底,共同克服”。爷爷曾对奶奶说:“你在家要好好照应儿子、女儿,莫要感染风寒,好好操持饮食,莫要让我牵挂,莫要让人家说你的缺点,要把家庭建设好,要好好保护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要相信领袖毛主席的号召(1952年三大号召:一、抗美援朝是我们军人的任务,二、号召建设陆海空军保卫祖国边疆,你们就有一份,三要加强生产节约运动)。”这种家国情怀沁入纸笔,现在读来都倍感温暖。解放战争结束时,爷爷本来可以打报告回到家乡,但是为国效力的决心让他留在了部队,最终留在了武汉。
奶奶已去世十余年,爷爷今年89岁高龄,老年痴呆症一直断断续续发作,但军人的本色未变,他的生活作息和言语谈吐都是表现出军人的风格,为国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感染着所有家人。在“红色家书”的影响下,我们罗家子孙敬业守纪,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父亲和他的几个弟妹从不因为爷爷的老军人关系去攀关系、走后门。这封家书我会继续传给我的女儿,对她们说起祖辈的那段红色岁月,将精神财富一直传承下去,让这份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常德市白鹤山超限检测站 罗霄)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罗霄
编辑:黄思哲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