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5月20日讯(记者 陈彦兵 实习生 牟洋民)“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名律师,曾经还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当扶婷讲到自己人生角色变换中的曲折与坚持时,台下有人抽泣,继而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
5月20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全国自强模范、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扶婷及其他5名全国自强模范、1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依次登台演讲。
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的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浓厚氛围。
报告会分为声声不息、创新有为、守望相助三个篇章。7名演讲者中,杨育在轮椅上搭建 “无障碍桥梁”,让千万残障者触摸山河壮阔;唐占鑫从 “生活不能自理” 到 “助人重建人生”,让脊髓损伤者重获尊严;扶婷以独臂作桨摘金、以法律之剑护航正义,让 “不可能” 成为 “可能”;徐鹏用科技破解孤独症密码,让人工智能充满人文温度;黄莺从盲校学生到博士研究生,让融合教育的光照亮偏见的高墙;此路恒将民族手艺织成 “金毯子”,让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李康用手语传递知识,让听障孩子看见 “银河星辰” 般的未来。他们的人生轨迹,交织成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璀璨图谱。
全国自强模范扶婷。
“过去的18年,我记不清帮扶过多少残疾朋友,提供多少次法律援助,但是我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我都愿意竭尽所能,以专业之长,让更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公平正义。”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湘籍全国自强模范扶婷动情讲述了自己从自助到助人的转变历程,分享了她克服低谷、投身法律助残事业的励志故事。
全国自强模范杨育。
“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真正的残疾,是心里那堵‘我不行’的墙。” 来自湖南的全国自强模范杨育深情讲述道。他创办公司,只是为了让残障朋友也能看看张家界的奇峰异石。多年来,他参加600余次志愿服务,从关爱留守儿童、环保行动、公益助残,再到配合政府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推动200余处无障碍设施改造,累计参加公益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
一个半小时的宣讲中,7位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个人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亲身的经历,向现场观众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榜样故事,传递出身残志坚的磅礴力量,激励着更多残疾人直面人生困境,勇敢逐梦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牟洋名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