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走进湖南郴州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朱敏嘉 张倩 编辑:丁斯斯 2025-05-13 11:53:03
时刻新闻
—分享—

报道组一行来到科普馆。林城/摄

郴州国家天气雷达站。林城/摄

红网时刻新闻5月13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朱敏嘉 张倩)5月12日,“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湖南郴州。5月12日-15日,报道组将深入郴州市、资兴县、安仁县等地,挖掘湖南气象部门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

媒体报道组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人民网、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环境报以及湖南日报、红网、三湘都市报、郴州日报、郴州市广播电视台等。

报道组一行首先来到郴州国家天气雷达站。据了解,郴州东屏罗霄、南瞻五岭,三省交界、两江分流,气候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向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独特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碧水丹霞、雾漫东江的山水画卷。

近年来,郴州市气象部门深度挖掘郴州独特气候生态资源禀赋,通过气候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产业赋能增值,将优质气候资源进一步转化为绿色发展增长极。

郴州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正阳介绍,近年来,郴州市气象局紧密围绕桂东县“绿”生态、“氧”资源、“凉”优势,释放气象生态动能,纵深推进桂东县全域康养旅游,助力桂东县2019年创建“中国(湖南)夏季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约28%。2023年,郴州市气象部门在苏仙岭、高椅岭、莽山等旅游景区安装了12套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2套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4块气象电子显示屏,为8000多万游客提供了优质公众气象服务。

不断推动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预报预警方面,郴州市建成了集资料查询、综合监测、数值预报、短临预警、指导预报、智能交互、专项服务、灾害天气预警等于一体的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夯实省市协同“4+N”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0~2小时、0~24小时预报时间分辨率分别提升至6分钟和1小时,气象预报实现了由县级城镇“点”上到乡镇和村社区“面”上的延伸。“631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叫应”和“高级别预警信息靶向发布”成效显著,2022年至2024年,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7轮,寒潮9轮,区域性暴雨43轮。

俗话说,庄稼好不好,天气占一半。什么样的气候种出来的橙子最甜?何正阳表示,近年来,郴州市气象部门依托“天帮忙”APP和“郴州粮烟智慧气象”微信公众号等为农服务平台,锚定“郴品郴味”定位,构建新型智慧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农副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推出永兴冰糖橙、宜章脐橙、汝城朝天椒、安仁大米等系列“郴州气候好产品”。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朱敏嘉 张倩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9/57/149519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