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新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评议结果公示。
拟确定长沙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单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湖南省人社厅7月7日发布公示,经专家综合评议,拟确定长沙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单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标志着湖南省在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中再添新力量。
根据公示内容,本次基地申报工作依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共有24家单位申报。经过单位自主申报、市州人社部门及省直和中央在湘单位审核推荐等环节,最终遴选出15家单位进入设立名单。
公示期为2025年7月7日至11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优化科研生态体系
此次新设基地的评审,是湖南省完善科研平台体系的重要环节。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作为省级博士后工作平台,可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这类基地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今年3月,湖南省人社厅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博士后工作评估结果,涵盖全省1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4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评估结果显示,53个站点被评为优秀,64个站点获评良好,22个站点为合格。
评估结果将作为各博士后站点申请省市博士后资助、专家推荐以及申报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依据。
动态调整优化布局
湖南省在博士后平台管理上采取“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今年初的评估中,对表现不佳的站点采取了严厉措施。
根据省人社厅3月19日发布的《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4年度全省博士后工作评估结果的通报》,13个博士后工作站和6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被要求限期整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9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则因不合格被直接撤销。
更早的2024年11月,湖南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博士后工作评估的通知》,明确规定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博士后站限期整改,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取消设站资格,两年内不再受理新设站申请。
这种严格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博士后平台的科研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南省打造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了制度基础。
博士后平台建设加速
湖南省博士后平台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今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别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该校形成“3个流动站、8个工作站和12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创新发展格局。
同期,芙蓉区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长沙市唯一入选2024年度湖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单位的企业。湘潭高新区的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各地纷纷将博士后平台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芙蓉区2024年新增两家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计划今年再增两家。这些平台建设为湖南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承载空间。
湖南省对博士后平台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根据规定,新设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享有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等权利与义务,在博士后招收培养、日常经费资助、学术交流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这些平台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它们需要充分发挥协同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作用,为行业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对于此次新设的15家基地单位,湖南省寄予厚望。省人社厅在通报中要求各设站单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改革完善博士后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大优秀博士后引进力度,激发博士后群体创新活力,加快形成博士后英才聚湖湘的生动局面,为我省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博士后人才群体力量。”
产学研融合新引擎
新设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成为湖南省产学研融合的新引擎。以威胜信息旗下威铭能源为例,该公司2023年获批设立的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引入高端技术力量,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
大汉集团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聚焦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职业技能型人力资源输出平台、多业态实训实践基地及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建设。
湘潭高新区则通过博士后平台建设,2024年促成碳基传感技术、中速永磁发电机组、反无人机侦测雷达等“十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获评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创历史新高。
随着公示期结束,这15家新基地将正式加入湖南科技创新体系。它们与省内53个优秀博士后站点、64个良好站点共同构成高层次人才培养网络。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