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洲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湖南 四个“一”里的友好交响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肖帅 编辑:邓蔚琴 2025-05-17 10:22:51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336.jpg

5月13日至15日,非洲驻华使节代表团来到湖南参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肖帅 报道

“我以前也来过湖南,但好像永远都来不够。”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湖南,这么美丽的省份,这么浓厚的文化底蕴。”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机会来湖南。”

5月13日至15日,外交部组织非洲驻华使团人员赴湖南参访。喀麦隆、埃及、肯尼亚、赞比亚等50国驻华大使、临时代办及非盟驻华代表等高级别外交官参团。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慨,流露出对三湘大地的喜爱。

当热情如火的非洲风情,邂逅韵味独特的湖湘文化,能擦出怎样的合作火花?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349.jpg

参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一场缅怀

地点:韶山。

清晨的韶山,松柏苍翠。毛泽东广场,礼兵迈着庄重的步伐,将写有"深切缅怀毛泽东主席"金色大字的花篮缓缓抬至铜像前。

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作为代表,仔细整理花篮缎带,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敬意。

在中国已经生活17年,这不是马丁·姆巴纳第一次来韶山,“来参观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总是令人愉快的。”

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结束后,代表团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与毛泽东同志故居,在一件件珍贵文物前驻足。

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阿比盖尔·绍尼瓦在参观时表示,“津巴布韦与中国是亲密的朋友,我们欣赏你们的历史,我们感谢中国给予的帮助。津巴布韦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毛主席都有一定的了解。”

离开故居时,偶遇的游客们,自发向使节们挥手致意。

“欢迎下次再来”的热情与“Hello everyone”的回应此起彼伏。

此刻,虽然语言不通,但情感共通。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409.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捧着一盘秧苗到代表团成员面前。

一粒稻种

地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谈及杂交水稻,很多大使表示,都很熟悉。

考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冈比亚驻华大使马萨内·纽库·康蒂此行很期待的环节。

他介绍,感谢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大米成为冈比亚稳定的食物。每个冈比亚人,包括他自己,每天至少吃一次米饭。

品鉴环节,热腾腾的白米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盛上一小碗细细品尝,回味中带着丝丝甘甜。

这样的米饭端上了更多非洲国家的餐桌。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中国杂交水稻在这些非洲国家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

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奥斯曼·阿布迪说,索马里“最好吃的大米”,是当年中国学者带到索马里的杂交水稻。

观摩会现场,看到无人机便捷施肥,智能自序抛秧机高效作业,非洲驻华使节代表团成员发出赞叹,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415.jpg

代表团成员体验抛秧。

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捧着一盘秧苗到代表团成员面前。

众人接过秧苗,轻轻一扬,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秧苗稳稳在田地里安家。

嫩绿的秧苗,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401.jpg

安哥拉驻华大使达尔瓦·艾伦收获满满。

一次“扫货”

地点:湖南出口产品集聚区

走进湖南出口产品集聚区,安哥拉驻华大使达尔瓦·艾伦只背着一个包,离开时推着一个皮箱。

新买的一对红色养生锤,放进了她的小包里。这都是她购物的成果。

茶叶、鞋类、箱包、湘绣、农机……这个出口产品集聚区,汇聚湖南最具优势的特色产品。这里也是湖南最大、品类最全、产业最集中的特色产品出口基地。

微信图片_20250517100811.jpg

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相关情况。

农机馆内,产自娄底的各类农机,贴上了英文标签。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相关情况,并分享名片。

木薯加工设备、玉米剥皮脱粒机,是大家问得最多的内容。

莱索托王国驻华大使肯尼思·拉巴莱说,莱索托是农业国家,希望引进湖南的农机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多款物美价廉的湖南鞋、背包、行李箱加入了使节们的购物清单。

2024年,湖南对非贸易额473亿元,稳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1位。“扫货”的背后,也能看到合作的机遇。

微信图片_20250517094647.jpg

考察工程机械展。

一个展览

地点: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在湖南参访期间,代表团还出席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开幕式,并考察工程机械展。

本届展会规模达30万平方米,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

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湖南在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喀麦隆合作前景广阔。

他希望与湖南在装备研发、施工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诚邀湖南企业到喀麦隆投资发展,助力喀麦隆加快现代化进程。

在一台台大型采矿机械里,代表团成员探寻湘非两地于工程机械领域的广阔合作空间。

6月,湖南将举办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使节们纷纷表示,期待能有机会再来湖南。

一粒稻种,能结出温饱与希望;一次“扫货”,能推开机遇之门。三湘大地,也期待着这群“老朋友”的重逢。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肖帅

编辑:邓蔚琴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9/51/149656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