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印记,岁月沉香丨匠心长康:绿色的坚守与腾飞

来源:红网 作者: 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黄舒婷 2025-09-24 20:53:2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绿色食品,源自优良生态环境,严格遵循生产标准,实施全程质量管控,是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标志。历经三十余年发展,湖南认证总数达3588个,全国第四。全省拥有十年以上认证企业103家、产品266个。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联合红网,回访了这些“十年老字号”,探寻绿色农业发展与企业坚守创新之路,共赴绿色未来。

33333.jpg

长康集团湘阴绿色食品芝麻种植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实习生 武千惠 岳阳报道

在2024年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长康集团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华侨试吃后惊喜不已:“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一位老华侨紧紧握住董事长谭光辉的手说:“我们在海外很难买到这么优质的调味品,希望你们早点来肯尼亚开店。”

展会最后一天,华人顾客争相购买展品,谭光辉当场决定:全部免费赠送。“海外华人就是我们最珍贵的‘代言人’!”

两代人的坚守,小油坊成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

深秋的湘阴县,长康实业生产基地飘来阵阵油香。在芝麻油压榨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自动化设备,金黄色的芝麻油缓缓流淌而出。

谭光辉站在生产线旁,抓起一把芝麻轻轻一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批芝麻来自我们的绿色食品基地,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长康实业的故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创始人谭迪高当时在湘阴当地的乡政府开车,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具备了一般农民所没有的魄力和见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1985年,谭迪高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筹集3000元创办了湖南省长康芝麻油厂。

创业之初,艰辛异常。谭迪高瞄准市场,第一个在业内做100%纯芝麻油,第一个拒绝使用回收瓶,第一个制定芝麻油生产工艺企业标准和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康芝麻油以“一枝独秀”的品质和风采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谭迪高的长康芝麻油厂的销售业绩突破了2000万元。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南省名牌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

此时,正在湖南商学院就读企业管理专业的谭光辉,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车间从榨油工、质检员到营销员等基层岗位进行历练,熟悉公司的工艺和运作。1999年,在父亲的要求下,他回到湘阴正式接管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从一家乡镇小厂到如今总资产超30亿元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长康书写了食品加工行业一段浓墨重彩的传奇。

如今的长期康实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五大生产板块和食用油30万吨、芝麻油6万吨、调味品10万吨、茶叶5000吨、大米1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产品涵盖八大系列80多个品种。

77777.jpg

长康兰岭有机绿色茶园。

绿色认证之路,挑战与突破并存

长康实业芝麻油压榨车间里,机器轰鸣,香气四溢。工人们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操作,从原料筛选、输送、压榨全过程封闭运行。

谭光辉指着生产线说:“绿色食品对土壤要求很高,需要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管控,建立追溯体系,这是非常艰难的。”

申办绿色食品认证的道路并不平坦。长康实业在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基地选址。一段时间内,由于耕地保护力度不够,过度使用除草剂、农药,加上工业污染,使得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土壤变得稀缺。

另一个难点是做农民的工作。谭光辉回忆道:“我们做绿色食品,就不能用化肥,不能用农药,土壤还要检测。但是在求质的时候肯定就减产。”

他举了个例子:全省一亩地水稻通常能产1000斤,但绿色食品水稻可能只有600斤到700斤,这让很多农民不愿意种植。

使用有机肥成本很高这一问题也困扰着长康。幸运的是,长康集团榨完油之后的菜粕可以做成有机肥,通过资源整合,绿色食品发展才得以比较顺利推进。

长康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利用自身资源形成产业链,把菜粕免费提供给困难农户,作为绿色食品的有机肥。

他们还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对绿色食品水稻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普通水稻市场价155元/吨,绿色食品水稻则达到165元/吨,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做艰难而正确的事,赚钱要赚难赚的钱,把基础打好。”这是长康人在绿色食品认证道路上始终坚持的信念。

经过不懈努力,长康实业最终有28个产品获得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涵盖芝麻油、菜籽油、食醋、茶叶、芝麻酱等系列产品。绿色食品销售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30%左右,而且增长率达到10%,远高于普通产品3%-5%的增长率。

5555555.jpg

长康南县绿色食品油菜种植基地。

基地建设创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管控

阳光洒在洞庭湖畔的绿色食品基地上,农民们正在田间忙碌着,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种植。农技人员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好产品源自好原料。长康把生产车间延伸到田头,依托环洞庭湖、鄱阳湖生态农业圈的优质自然资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建了22.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芝麻、油菜、水稻、茶叶种植基地,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3个,辐射带动农户1.7万户。为了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公司与当地县乡农技站签订服务协议,免费为农户实施统一农业品投入配送、统一种植管理、统一绿色防控,让农户就近便捷获得面对面服务。

通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治理农作物病虫害,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污染;用菜籽粕、芝麻粕作有机肥,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又保证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收割季节,公司派出流动收购车深入基地,按保护价优先收购基地农户的蔬菜,每年用于收购的贷款利息近千万元。

“我们把生产车间延伸到广袤田野,将原料基地视作生产的‘第一车间’,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控。”谭光辉如是说。

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原料质量,还带动了农户增收。长康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每年基地为农民创收达4亿余元,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55555.jpg

长康集团生产基地。

质量管控体系,为绿色食品筑牢安全防线

在长康实业的质量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忙碌地对各种原料和成品进行检测。液相色谱仪等精密设备嗡嗡作响,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检测数据。

为了做“放心”产品,谭光辉组织对公司酿造、压榨、精炼、灌装等20多条生产线实施了全面的提质改造。将生产工艺标准控制、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谭光辉投入20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全套检测仪器,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质量检测中心,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厂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全公司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洁、节约、安全、素养”为内容的“6S”管理创优和“零缺陷、零次品、零事故”的“三零”质量创优活动,“不让质量标准在我这里降低,不让不合格品从我这里通过,不让工作任务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公司信誉在我这里受损”的“四个不让”成为每个员工的质量行为准则。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22000、HACCP等六大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组建了一支以食品质量官为首的21人食品安全团队,分布在公司各个关键控制点,紧盯每道工艺和生产全流程的质量管控。

2018年公司晋升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获评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湖南省优秀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湖南省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标杆龙头企业。2020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最美绿色食品企业”名单,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荣列其中,成为全省7家成功入选的企业之一。

“要做就做最好的,才无愧于消费者”,这是长康人始终坚守的质量承诺。

严格的质量管控为长康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长康芝麻油在国内芝麻油市场销量领先,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30亿元,成为了中国绿色食品的一面旗帜。

6666.jpg

长康集团生产车间。

绿色认证赋能,国际国内市场双丰收

在柬埔寨金边的超市里,当地消费者正在长康产品专柜前挑选商品。货架上摆放着长康芝麻油、食醋、酱油等系列产品,包装上醒目的绿色食品标志格外引人注目。

超市经理表示:“长康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华人社区,这些绿色食品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长康产品在俄罗斯、马来西亚、肯尼亚、法国、香港、上海进博会等一系列国际食品展会上争显风采。公司与来自海内外客商签订了意向性销售协议4000余万元,充分显示了承载传统技艺与悠长历史的老字号迸发出的崭新活力。

从第十六届到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长康从未缺席,成为农博会的“全勤王”。长康芝麻油、绿态压榨菜籽油、陈醋、原浆大米醋、特级金标生抽、芝麻酱先后获评农博会“袁隆平特别奖”和“产品金奖”。

2017年,长康商标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并先后获得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认证保护。2024年11月,长康商标再次通过了“AAA级知名商标品牌”认证,标志长康在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朝着国际知名品牌目标,取得关键突破。

谭光辉表示:“绿色食品认证不仅提升了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与国际市场上转基因产品相比,我们的绿色食品更健康、更安全,这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

“绿色食品认证是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让我们打破了贸易壁垒,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谭光辉深刻体会到绿色认证的价值。

如今,长康产品已经出口到21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备受青睐。2024年,在复杂外贸形势下,长康海外门店数量增长50%,突破300家,公司进出口额逆势增长50%,绿色食品成为了长康开拓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333.jpg

长康集团生产车间。

绿色食品产业新征程

在长康工业园的会议室里,谭光辉正在与管理团队研讨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扩大绿色基地规模、增加认证产品数量、拓展国际市场……每一个目标都彰显着长康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面对未来,长康实业计划在基地建设上继续加强。谭光辉表示:“十五五规划,我们在现有的22万亩基础上,争取拓展到30万亩左右,或者40万亩的规模。”

在有机绿色认证方面,长康实业也规划进一步提升。谭光辉说:“现在我们是28个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将来要争取扩展到30个到35个左右。”

在品控方面,长康实业将继续加强对绿色食品的检验检测投入,包括人才上的投入。公司建立了高标准检验检测中心,还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的全链条智能化监控。

在市场拓展上,长康实业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建设,沿着水陆“丝绸之路”将长康美味传送到全球。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推动产业向绿、向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实现“长康,让世界尝到你”的美好愿景。

展望未来,长康实业将继续秉持“以绿色与营养奉献人类健康美食”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引领健康食尚,铸就百年品牌”的企业使命,朝着“创新型、责任型、生态型、智慧型、幸福型”和全球化、规范化、智能化的“五型三化”现代企业目标稳步前进。

来源:红网

作者: 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3/68/153083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