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学校接儿子,还没放学,只能坐车里等着。收音机里放着郑智化的“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踏不出痕迹……”车窗外下起了大雨,车轮碾过,溅起一阵水花,柏油路上留下的那一丝痕迹转瞬即逝。一双双走过的各色时尚鞋子,在坚硬的地上留不了多少印迹,发呆间,脑海里又浮现了那条黄泥巴路,和路上那行特别的“小”脚印。
小时候的农村都是泥土路,砂卵石都少,下雨天,便是一片泥泞,人们只得打起赤脚走路。家门口一条黄泥路通往外面,稍一下雨,放学回来在村口,在那一行行杂乱的脚印中,我就能辨认得父亲的,并能判断出他回家了还是外出了。
因父亲的脚很特别,那是一双“小脚”,他172CM的个子,却是一双38码的脚,甚至可以穿上妈妈的鞋。这么“秀气”的脚印,在刚下过雨的黄泥路上,是很容易认出的。我之所以能够准确区别,是因为他的步子很碎,步幅很短,短到我那时不要迈大步就能跟得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一般在离他脚印不远的地方,基本上都能找到一行动物的脚印。
还没读书的时候,我常被他温暖的手牵着,走在这条黄泥路上,一步一步地套着他的脚印走。不时顽劣地蹦一下,溅起一身的泥浆,这时,他就会嗔怪地唬我:“你再害,我把你放‘长白’身上去!”并顺势抱起我,引起我一阵咯咯地笑声。
“长白”是一头大种公猪,我们家养的,在那个家家都养猪的年代,母猪配种,还是需公猪上门去现场交配完成的,所以父亲经常赶着“长白”出门。
我上学了,如在回家的路上碰到我,就牵我一程,并经常能从他背的书包里,摸出个鸡蛋什么的来,那是有些较穷的养猪户没钱,代给的酬劳。在那个年代,一个鸡蛋能惹起小伙伴们的一阵阵羡慕。每次到村口,我就会低头找那脚印,看他回家没,如回家了,我就会迫切地跑回去。
但不久,我感觉了小伙伴们对我的一些异常,从他们的眼中,读出了一种嫌弃的眼神,鸡蛋虽能招来嫉妒的眼光,但我分给他们时居然不接了,后来,和我牵手的人也少了……
我慢慢知道,是“长白”让我蒙羞。
赶公猪,可能是涉及了敏感的“性”事问题,不管在哪个年代,都还是羞于启齿的。虽然传统养猪需要这个,但路上碰到赶公猪的,总有人指指点点,嗤之以鼻,小孩子甚至还会扔石头。这个行当,大部分是单身男人做,像我父亲这样有妻室儿女,赶公猪的不多。
我被莫名地孤立起来。
终于,在一次和小伙伴们的冲突中,有人挑破了“窗户纸”,冲我喊道:“你是赶公猪的崽,身上太臭了,没人和你玩。”这句话一下将我的自尊打到了地板上,我彻底崩溃了,大哭着跑回了家。
母亲问道:“又和谁打架了?”我将满肚的委屈撒向了他们:“就是你们!赶公猪的,让我受欺。”父亲一听,火了。“赶公猪的怎么了,又不犯法,还帮哒别个屋里,让他们有猪养!”“你太臭了!”我吼道,瞬间将那些受到的委屈都发泄向他。“啪”的一声,父亲恼羞成怒,给了我一记耳光。我一愣,冲出了家门。
当晚母亲找回了我,耐心地教育:“你父亲个子虽高,但他骨架小,小手小脚的,干体力活上有些吃不消,又要养活一家子人,只能另想办法。赶公猪算个技术活,你爸这也是一个路子。”但我不以为然,“为什么他要那么瘦弱呢,不知道多吃几碗饭呀…”
父亲欲言又止,最后理亏似地不作声了,我只觉得这个父亲真的窝囊。经他们一提醒,平时不怎么在意家里的那股臭味,似乎更加刺鼻了,已不可忍受。我暗暗地发誓:“发奋念书,逃离这个家!”
后来,父亲多次向我示好,我都冷冷地相对。他见我学习没怎么落下,也不再强求。只是,再在路上,看到那熟悉的脚印子,我已不再欣喜地跟随,而是逃得远远的。
我憋住劲念书,父子间交流很少,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家中多了些畜病畜药的书,畜医来得少了,自家的猪病了,他可以自己拿针管去扎。也不知从何时起,家中多了一个医药箱,父亲经常背着外出……他居然通过自学成了畜医。
终于有一天,我家的“长白”不见了。
因为不再养公猪,家中的臭味已消散。后来,我进城读书,但回到家中,总似有一般猪屎臭,让我不自在。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就是个养公猪的。直到有一回,母亲告诉我,“你父亲到乡农技站了……”我听了一愣,脱口而出:“那公猪呢?”猛记起,我家已不养公猪多年了。
后来我成家,搬出来,老家翻建了新房,已无猪圈。但每回回老家,那味道都似有闻,有次我还问妻子:“你们闻到了猪屎臭吗”?她骂道:“神经!”我一下恍然,哦,那只是属于我的味道。
只是母亲不经意间听到了,我瞥见她侧过身,用衣角拭了拭眼角。
我也作了父亲后,自然地和父亲关系好了,现在回家看望老父亲时,还经常开玩笑地往他身上嗅一嗅:“不行,还有股子骚臭味。”这时,他会作势扬起了手。“我再给你一巴掌,加重点印象,让你更发奋读书,离开这个臭家。”
臭味真的离我越来越远,反而吸久了城里的雾霾,不时地到乡下去吸新鲜空气,走在那条熟悉的已铺了混凝土的黄泥路上,常会不自觉地低头去寻找那一行“小脚”印,看旁边是否还有那一行猪蹄子印,父亲回家了吗?
隔久不回家了,有时会有梦,梦中,我牵着父亲的手,顽劣地蹦在他那“小”脚印子里,踏起的泥水溅了他一脸……
(作者简介:周建文,宁乡煤炭坝人,75年生,现在长沙地方志编纂室工作。)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周建文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