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个深度贫困县的教师学生,为何一个都不想走?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闵美颖 2019-09-22 22:10:11
时刻新闻
—分享—

它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县市中的一个,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它是一个GDP总量排在全省87个县市倒数第六的县,2018年财政经常性收入仅4.9962亿元。

它还是一个少数民族占比62.3%的民族县,一个位于武陵山脉深处“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一个至今未通火车的地方,一个集老、少、边、穷、库为一体的地方。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十几年如一日地把教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越前规划,优先投入,多措保障,最终创造了一个“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典范。

它就是泸溪县。2019年4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批示:“泸溪经验很好,要推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的道理谁都明白,但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个财政并不宽裕的地方来说,更是如此。

个中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小家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钱,大家庭也是如此,教育投入需要钱,民生投入需要钱,基础设施投入需要钱,产业发展也需要钱,没有钱什么都玩不转。

而且,比起教育投入来,其他方面的投入所产生的效果都更明显——新修的马路就摆在那里,新扶植的产业看得见,民生领域的花费也能让老百姓立刻见到实惠,但教育投入却不同,很多时候十年八年的投入就像扔进深潭的一粒石子,一点水花都难见到,更遑论波涛汹涌了。

2019年教师节,泸溪县215名教师及重教代表被表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地方尤其是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确保财政投入向教育领域倾斜,县五大家领导能够连续14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深入教育现场办公,对教育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这期间即使有领导班子的换届,也从未在对教育的重视上改弦易辙,单单这份意识,这份精神,就已经值得人们大大地点赞了。

更何况,他们做到的还远不止这些。

在泸溪,不仅有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投入,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绩——

学生在校园开放式书吧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这里,全县31.7万人口,147个村,有各类中小学校175所,其中,100人以下的村小130所,几乎村村都办了学校。小规模校真正做到了“小而精”“小而美”。城乡教育质量呈现均衡发展态势,乡村学生基本留在了乡镇校,在家门口上好学成为了现实。在城镇化大潮下,近5年,全县仅建三所新校,就彻底化解了大班额;

这里,全县几乎没有一所校外培训机构,没有一所民办学校,每年约38000名中小学生,择校到外地上学的人数几乎为0,相反,目前在泸溪县就读的外县籍学生达到2075人。近10年来,该县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子女,几乎全在本地求学;

这里,全县学校没有校闹、没有借调、没有无休止的检查,办学环境优良,尊师重教蔚然成风。2900多名在职教工,待遇早在2012年就已不低于甚至超过公务员水平,并且每位老师都有一套房。近年来,全县几乎没有一名教师被挖走。2019年,全县调出教师4人,而调入教师达24人。不仅如此,该县还出现了“城乡倒流”的现象。自2010年来,该县先后有300多名教师自愿申请到农村学校任教;

这里,全县素质教育蓬勃开展,32所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艺术阳光沐浴3万多名学生,连续14年蝉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独”比赛县市团体总分一等奖;在全州诗词大赛中,连年斩获冠军或亚军,学生发表或获奖文学作品2万多篇;在全州田径运动会中,始终保持前三名的成绩,全县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

这里,全县义务教育各项指标,持续领先全州。2019年,全县小学巩固率100%,初中巩固率99.5%,高中巩固率99.62%,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名列全州前茅。2016年以来,全县共有2928名学子考入本科院校,其中14名学子考取清华北大,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万人比,连续14年位居湘西州第一;

这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扶贫、控辍保学、全面改薄、结对帮扶、村小建设管理、贫困学生资助、师德师风建设、中职德育等经验井喷式涌现,并不断走向全省、全国。自2009年以来,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全国首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案例县”等各种荣誉600多项。

2018年,全县以优秀等级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评估专家感叹:“这里已不是基本均衡,而是达到了优质均衡!”

这是一份令不少经济发达地区都感到汗颜的成绩单。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只有教育发展了,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人才支撑,精准脱贫摘帽才有可持续动力。”这是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的肺腑之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虽然是深度贫困县,却一直志存高远,泸溪正是“扶贫必扶智”理念的践行者。近三年,完成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2万多人次,带动农民创收1.6亿元,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良好效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泸溪县对教育的重视,首先表现在认识上——

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脱贫,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兴国必先兴教,强县必先强教。”“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多。”“事忙先为教育办,钱少先为教育花。”“抓教育就像培育花朵一样,施肥浇灌、修剪除草、病虫防治各个环节都要尽心用情。”

这些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挂在嘴边的话语,透出的是对教育的无比珍视,于是就有了对待教育问题上的“四个优先、两个依法”——“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证,县财政依法安排教育预算和实行教育预算单列、依法征收教育费附加。”正是有了从思想深处对教育发展的清晰认识,才能开创出教育强县的崭新局面。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上——

加快普及教育信息化,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工作的决定》《泸溪县建设教育强县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2018年又制定了《泸溪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还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教育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将教育有关指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和“五个文明”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教育投入,方能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重视最终要落实到资金保障上,因为资金保障才是最实实在在的保障——

4年来,泸溪县奖励教师的资金累计达到2000余万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14年以来,泸溪县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乡村校舍51所、高标准城镇学校6所,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是合格学校;而早在2009年,泸溪县就在全国率先对乡村教师发放津补贴,高者每人每月达1400元,一年就是16800元;他们还从2006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1.69亿(不包括地皮),为老师们建公转房、廉租房、周转房2285套,实现了教师公租房的“应有尽有”。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这是泸溪县数任党政班子的共识。

正是因为有着“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的教育发展观,泸溪数任党政班子一直坚持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多想办法,在超前规划上多出主意,在资源保障上多下功夫,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使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诸多难题的重要先手棋,最终促成了泸溪“教育立县”发展观的形成,促成了“泸溪教育现象”的形成。

这是一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永续发展之路,也是值得推广、值得很多地方借鉴的教育发展之路。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19/09/23/60623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