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纪检人讲故事】杨达君:“老铁”提醒我要分秒必争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何文、陈慧 编辑:闵美颖 2019-09-03 11:15:26
时刻新闻
—分享—

?????????????????.jpg

一遍遍的擦拭,是对历史和荣誉的珍视。

1984?????????????????.jpg

1984年《湖南日报》报道“铁纪委”杨达君。

杨达君,男,生于1931年9月,1958年6月入党,曾担任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1981年12月转业到益阳,任(地改市前)益阳市委常委、市纪委副书记,1982年任(地改市前)市纪委书记,1992年10月办理退休手续。

这块上海牌手表是我的‘老铁’,它陪伴我近60年,别看它现在旧了,成老古董了,但在当时还是很珍贵的,不仅是我每次飞行的必需品,更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与认可。带着这份荣誉,后来转业到地方纪委,它也一直陪伴着我,见证了我一路对党的初心不改。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老铁”拿出来擦拭一下。它泛黄的玻璃表面和锈迹斑斑的表带,见证了我经历的那些岁月。

1981年12月,当了30年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后,我转业到益阳,担任了益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副书记(当时未设书记)。

当我跨进纪委办公室的大门,就像曾经进入机舱驾驶室一样,第一时间抬手看了看手表,7点43分。我意识到了这个工作虽然不是跟飞行一样是一次次与死神分秒必争,但一样要求高,担子重,自己又缺乏地方工作经验,颇有如履薄冰之感。可是一想到党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浑身就来了劲。只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就一定能像飞行员在积云中搏击雷电一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老铁”,陪伴了我30年的飞行岁月后,又将与我一同开始10年的纪检工作生涯。

1981年初,我参加了市委扩大会。会上,不少人对少数领导干部违反政策,将自己的三亲六故由集体工转为全民工的事情讨论纷纷。当时,我的心理很不平静。决心从干部群众最关心的事入手,抓党风党纪。市委扩大会议刚散,我就主持召开了纪委全体干部会,在会上明确地说:“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公然违反《准则》,必须坚决查处。”

会后,我和纪检委一名副书记马上动身前往市劳动局,要求提供情况。劳动局负责人满口答好,但一个多月过去后,却不给回音。我便第二次去找劳动局,对方答应“正在摸名单,弄好了就送过来”。但一等再等,仍然是泥牛入海。我当时有点上火了,时间就是生命,对待工作怎能一拖再拖。

3月上旬,我先后向市纪委和地纪委做了汇报,得到支持后,就着手调查。有人就侧目旁观:你杨达君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这种涉及“大人物”的事能拿的下?但我不管这些。

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是非曲直步步明朗,但这个时候,来自方方面面的打招呼、套近乎却纷至沓来。

怎么办?当个和事佬?睁只眼闭只眼,刀切豆腐两面光,还是瞪眼唱黑脸,严格执纪,还群众一个明白?

看着“老铁”秒针一格一格地爬过去,我更加坚定地选择后者。“这块表是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呀,‘他’是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时刻提醒着我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即使遇到困难,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面对恐吓威胁和重重阻挠,我们纪委一班人统一思想,顶住压力秉公执纪,将案情搞了个水落石出——原来是9名副局长以上干部(包括一名市委副书记)利用职权,违反政策将10名子女、亲属由集体工转成全民工,其中劳动局负责人就有儿子和侄女二人。

这件事办得坚决,上上下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也得到了一个“铁纪委”的称号。

回想起10年的纪检工作,除了“分秒必争”,另一个要求就是“动真碰硬”。那些年,在我们审查的案件中,有的是对党员干部违规行为的不满,有的是对领导干部不作为提出的质疑,这些问题看似鸡毛蒜皮,但在老百姓心里可都是天大的事儿,因此我们办得都特别认真。

进入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检监察干部要做的事情更多了,群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希望新时代的“战友们”,如我的“老铁”般精密无隙,如表盘般坚硬似铁,努力践行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真正“铁打的人”。(资阳区纪委监委 何文、陈慧)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何文、陈慧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