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风家训】永不到站的公仆情怀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贺江铭 编辑:陈靖 2019-06-10 17:08:55
时刻新闻
—分享—

记忆犹新,看过一部电影,一名父亲静静地站在车站月台上,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来来往往的列车,沧桑的眼中浮现年轻时的影子和岁月……我也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守着人生“站台”,寒来暑往等待着那永不到站的列车……

46年党龄铸就刚正不阿,铁血忠诚的政治信念

1973年响应毛主席号召,父亲赴怀化(当时为渝树湾镇)参加枝柳铁路“三线”建设,驶离了人生的“始发站”。在建设工地,父亲冲锋陷阵,敢打敢拼,服从指挥,卯着一股冲劲整整干了一年。父亲坚定了做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志向,树立了在曲折中笃定前行的勇气。力透纸背,苍劲有力,他书写过的最好的字就是——共产党人。

努力工作镌刻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敬业品格

1979年落实政策到了五盖山林场,父亲到达了人生的“又一站”。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父亲一如既往地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干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自己掏钱招待电工师傅为单位立电杆、架电线,聘请泥工师傅砌生活水池;适时处理溺水职工及春节期间职工老父善后事宜;主动筹款给职工子弟办理招工手续……“看人长处、记人好处、帮人难处”,“不兴伪事、不为华名”,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父亲用担当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彰显了脚踏实地、责任在肩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平凡事迹诠释不忘初心,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

退休退岗,生命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风驰电掣地驶向父亲的“下一站”。“退休不退岗,晚年生活过得如此风生水起”,这是2016年12月7日潇湘晨报的刊头题目。里面记叙了我父亲平凡却感人的事迹。

2016年11月30日晚6点,父亲送完晚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亲眼看到两名女孩骑电动车被人行道上的斜拉钢线绊倒,开车女孩受了受伤不轻。见此情形,父亲毫不犹豫将受伤女孩扶起,送到一中门卫室休息,一直到女孩父亲将女孩送到医院才回家。后在此立下醒目标志提醒路人。12月6日,社区居民对采访的记者赞叹,“真是个好心人”、“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

长沙市一中食堂的负一楼,是周边陪读家长给学生送餐的用餐场所。经一中后勤部江主任介绍,父亲开始在这里当义务清洁工,一干就是三年。长沙市开福区芙蓉路社区2016年9月21日社区动态标题——默默无闻奉献的共产党人。父亲这位热心肠老党员,无论到哪里,都发扬共产党人为群众服务的情怀。父亲自费为社区修水管、用铁锤砸弯砸平拆迁后高出地面的膨胀螺杆等等,这样的事不胜举枚。2016年12月13日,长沙政法频道对父亲的事迹进行了跟踪报道,开福区清水塘街道办、清水塘社区给父亲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红色志愿者”证章一枚,社区居民纷纷自发地向父亲赠送了好人锦旗。

“我是一名退休党员,虽然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思想上未退休,两学一做,关键在于做,只要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我就会去做。”多么朴实的一段话,高度体现了父亲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人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

我愿紧握薪火相传的接力棒,以许许多多像父亲这样释放正能量的人为榜样,矢志坚守,不负韶华,跑出人生精彩的一程!(来源:苏仙区纪委监委作者:五盖山森林公园管理处 贺江铭)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贺江铭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