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3日讯(记者 王晴 通讯员 张明子 李忧靖)9月2日,湖南省临湘市詹桥镇西冲村沈雄飞一家放心地搬回原住址,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房屋所在的后山,经过国土资源局3个多月的治理,山体易滑坡地带全部构筑了坚固的三级挡土墙,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据了解,这是临湘市今年整治消除的第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临湘一直是地质灾害重点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137处,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涉及9个乡镇79个行政村。这些“头顶悬石”直接威胁到近6000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市强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21个镇街均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机构。落实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和信息员340名,形成了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地质灾害治理网络。该市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警系统,与省气象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气象信息发送至监测员预警手机。每逢暴雨,隐患点监测员和国土资源所督查员20分钟之内可到达现场,按照应急预案指导群众避险。
该市大力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共印发宣传资料4000多份,在灾害隐患区设置固定警示牌、宣传牌110余个,投入改造临时安置点14个。累计轮训干部、群众4800多人次,每年汛期还定期开展地质灾害抢险预案演练。隐患点周边群众对灾害应对、避险路线知晓率达100%。
3年来,该市先后整合投入近5000万元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已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23个,达隐患点总数的9成,地质灾害发生率下降30%,避免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晴
编辑: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