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陈龙 张震)11月24日,德国促进贷款湖南省森林经营和碳汇开发项目与国际农发基金贷款湖南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两大项目总投资合计约36.6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总额逾2.64亿欧元,标志着湖南省在引入国际金融资源、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两大外资项目的同步启动,不仅为湖南林业注入了巨额资金和先进技术理念,更开辟了通过国际金融合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其成效备受瞩目。
省林业局负责人表示,两个项目从申报立项到落地实施均花费数年时间,经过省、市、县、实施单位等多级机构的反复衔接与调整,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国际农发基金更是不断对接协商,成果十分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希望大家以此次启动会为发令枪和冲锋号,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项目早日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为谱写湖南林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两个项目代表分别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项目负责人和国际农发基金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发表讲话,张家界市、益阳市桃江县、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作为项目市、县代表进行表态发言,承诺将积极落实项目各项要求。
据悉,利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促进贷款的“湖南省森林经营和碳汇开发项目”总投资约18.4亿元,其中利用德国促进贷款1.915亿欧元,并获欧盟赠款200万欧元。该项目是湖南省目前利用外资金额最大的林业外资项目,建设期为2025年至2029年,覆盖株洲市炎陵县、岳阳市岳阳县、益阳市桃江县、怀化市沅陵县、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及张家界市等“5县1市”。
项目核心为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计划实施森林经营面积62.89万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林业碳汇项目56.97万亩。建设内容涵盖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幼龄林抚育、竹林经营及林下经济等经营措施,同时配套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作业道、蓄水池等辅助工程,并加强科研培训等支撑能力建设。
项目实施后,将显著增强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气候韧性,并通过林下经济、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协同增效。
“国际农发基金贷款湖南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作为湖南省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林业外资项目,总投资约18.2亿元,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7262万欧元。项目覆盖炎陵县、衡山县等7个县(区),建设期为2025年至2030年。
该项目于2024年9月获国际农发基金董事会批准,2025年4月完成贷款协定签署。项目重点聚焦油茶、竹木、林下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计划建设种植基地19.95万亩。同时,着力推进加工增值与产业融合,规划新建油茶加工厂房、竹制品生产线、中药材仓储中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旨在构建从生产、加工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项目还将同步开展碳汇监测与碳标签认证,探索林业生态价值的市场化转化。
通过引入“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元经营模式,项目预期将有效带动欠发达地区农户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湖南省油茶、竹木、林下经济等三大千亿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陈龙 张震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