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银辉丨九旬义工鲁遐龄:从“育林”到“育人”的志愿传承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君伊 曾庆果 编辑:张皎 2025-11-18 18:49:3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里,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栏目,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集体与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历经岁月长河不改的灼灼初心,那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担当。

ScreenShot_2025-11-18_170801_058.jpg

鲁遐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实习生 张君伊 曾庆果 长沙报道

90岁的鲁遐龄老人,用近40年的时间踏遍祖国林区,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退休后近30年,他又将全部心力投入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从林业高级工程师到孩子们亲切的“鲁爷爷”,从主持重大林业规划到创新传承延安精神,他用一生践行着报答党恩的初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1935年3月,鲁遐龄出生在贵州省思南县一个普通的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做小生意维持生活。1954年,他考上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在苦于没有路费时,是党和政府帮助他踏上了求学之路。从那时起,在他心里就种下了报答党恩党情的种子。

1958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现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林区勘察设计工作,曾担任总体规划室主任。工作近40年,他走南闯北、跋山涉水,带领专业团队完成了众多重要的林业调查规划项目,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林区,开展的全国林区道路网合理密度研究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退休前夕,他还主持完成了《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保护规划》,首次提出对三千奇峰的保护规划,成功助力该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5年退休后,为践行大学时“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鲁遐龄拒绝了企业的高薪顾问聘请和女儿的出国养老邀请,义无反顾地开启义工生涯。最初,他凭借个人爱好和特长,义务教中小学生和下岗人员拉二胡。后来,他做环保风筝、资助困难家庭和贫困学子,甚至不惜坐长达5个小时的汽车到400多公里远的县城、农村开展结对帮教活动。他平时省吃俭用,做义工服务都是公共交通出行,把省下来的退休金全部投入到困难帮扶中。他在服务的廖家湾社区组建了30多人的义工队伍,从一个人献爱心到带领一群人开展义工服务。

从“树木”到“树人”

2003年,鲁遐龄开始担任廖家湾社区“关心下一代协会”主席,探索将社区义工服务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合开展。他创新思路,改变了假期只组织青少年打扫卫生等传统做法,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社区青少年活动。如带领青少年在社区的荒地上植树造林,开展“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活动,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大乔木。这片用劳动改变面貌的绿地,已成为多所学校和社区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的场所,真正实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08年,78岁高龄的他创建了“鲁爷爷爱心工作室”,并将义工服务重心放在青少年教育上,他担任了长塘里小学、曹家坡小学、麻园湾小学、五一小学、砂子塘第二小学、金井小学等六所小学的课外辅导员,与孩子们一起植树种花、放飞风筝、去野外游玩,一起在教育基地同吃住、体验生活,成为了6000多名孩子心中亲切的“鲁爷爷”。

从“树木”到“树人”,只有一字之差。身为高级工程师的鲁遐龄,却有着一样的理念: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他发现有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身心和社交方面的问题。经过思考和实践,他决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放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成长上。为更好地宣传延安精神内涵,他找来大量书籍资料学习,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音乐特长,把延安精神内涵转变成身边的故事,转换为易于吟唱的红歌,坚持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并当选为湖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与宣传员。

鲁遐龄说:“帮助好一个孩子,就会给一家三代人带来快乐,当我看到被我帮助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时,内心有一种成就感,特别高兴,这种感受是金钱买不到的。”在他帮助下的学生,有的保送了名校研究生,有的接过了延安精神传承“接力棒”。

如今,他早已兑现了“为党工作50年”的承诺,并将“青山不老春常在,终身奋斗永不停”融进了血液。他用凡人善举书写大爱无疆,一干就是近30年,年均开展志愿活动100多场,累计服务10万多人次。他帮助过的困难家庭累计100多户、贫困学子500余人。他就像一块充满爱的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正能量的传播,加入到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延安精神的弘扬中。

2024年12月3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湖南省林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中心退休干部鲁遐龄同志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全省仅15人获此殊荣。他还曾荣获全国奉献之星优秀社区志愿者、全省三好老干部、湖南省金牌志(义)工、湖南省关心少年儿童绿叶奖等各项荣誉,被誉为“宣传和传承延安精神的一棵常青树”。

90岁的他并未停止脚步,仍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以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付出践行着初心使命。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君伊 曾庆果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407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