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巡检效率提升10倍:湖南交通设计院发布两项创新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肖雅丹 编辑:刘娜 2025-10-24 19:17:1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肖雅丹 长沙报道

当极端天气日益频繁,设施老化日益严峻,隐患难以察觉,基础设施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构筑一道及时、精准、高效的安全防线?

今天举行的2025湖南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成果发布会给予了全新答案。

会上,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交通设计院”)发布了两大标志性科技成果:湖南省交通基础设施低空巡检平台与InSAR形变早期识别云平台——可让巡检效率提升10倍,让风险预警准确率提升30%以上。

让检测更准、效率更高

此次发布的第一项科技成果“交通基础设施低空巡检平台”,有着多方面的领先优势。

首先是效能升维——从“传统巡检”到“精益运维”。湖南交通设计院新一代无人机组网遥感系统,集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安全监管、数字孪生、智能分析于一体。具备千架级多品牌无人机接入、百架实时调度能力,千公里级巡检任务一键下达。

核心区域实现24小时高频监控、5分钟快速响应、全覆盖自主巡检。集成地面传感设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数据实时回传至平台,实现“一键生成报告”,整体工作效能提升超10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长沙、株洲、娄底等地区的公路、水运、轨道、市政、房建、水利项目,可拓展至交警、城管、森林、电力等多领域。

其次是精度革命:从“模糊感知”到“精准检测”。该平台集成上百种AI识别算法,精准识别道路裂缝、桥梁病害、混凝土破损、航标异常等,适用于桥梁、道路、航道、轨道等多类设施。还可定量识别0.10mm以上裂缝,病害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实现从被动“发现”病害到主动“预判”风险的跨越。

再次是智能预警: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在安全监测中,上述平台利用视觉变形监测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及时发现塌方落石、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等情形,并及时预警,实现主动预防,降低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交通设施的破坏。

微信图片_20251024161835_201_22.jpg

湖南交通设计院在会上发布了两大标志性科技成果。

全方位防灾减灾

湖南交通设计院此次发布的第二项科技成果,即InSAR形变早期识别云平台,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应用平台后,可实现“管中窥豹”到“广域感知”的飞跃。该成果突破传统监测边界,构建“天基普查+空基巡查+地基详查”三级协同框架,织就覆盖“太空-低空-地面”的一体化监测网络,具备对地表形变的全天候、全天时、多尺度持续观测能力。

其次是实现从“经验依赖”到“机理驱动”。该平台可深度整合监测数据与地质、水文气象等多源信息,将表层形变信息与深层灾变机制紧密融合,打造“数据-机理双驱动”为内核的智能分析体系,显著提升复杂工况下隐患识别查全率、灾害预警准确率。

第三,是实现了从“末端响应”到“前置预警”。目前InSAR形变早期识别云平台已深度应用于公路、轨道、水运、水利及城建等核心领域,可高效开展广域隐患自动识别、区域风险评估分级、重大灾害智能预警工作,成为多场景防灾减灾“科技哨兵”,为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湖南交通设计院始创于1960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百强。作为湖南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整体提升。

在此次发布会上,湖南交通设计院表示,公司正在构建的是支撑基础设施安全的数字安全底座,将致力实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型工程技术集成服务商”的企业愿景。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肖雅丹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4/68/153780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