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银辉 | 张湘生:四十年坚守铸就21亿元茶产业传奇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黄舒婷 2025-10-29 17:16:4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里,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栏目,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集体与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历经岁月长河不改的灼灼初心,那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担当。

111.jpg

张湘生(右一)在茶园中指导茶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湘西报道

在湘西土家族苗自治州保靖县的武陵山脉深处,15.5万亩茶园如绿色海洋般起伏绵延,每年早春时节,茶农们穿梭于梯田间采摘春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年综合产值超26亿元的“黄金叶”背后,是一位年近古稀的农艺师长达四十余年的执着坚守——她被当地乡亲亲切地称为“保靖黄金茶之母”的张湘生。

茶缘初结 发现古茶树的宝藏

1982年,刚从湖南农学院茶学专业毕业的张湘生被分配到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不久后,她被派往黄金村学习茶叶炒制技术,这个村庄正是保靖黄金茶的发源地。

在村里,房前屋后的老茶树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些茶树的叶片大小不一,颜色有绿的、紫的、红的,看上去非常古老。鲜叶入口后,我感到鲜香、微甜,且具有一定的浓度,非常有层次。当喝到经过炒制、冲泡后的茶汤时,感觉比我在大学期间品尝过的所有国内外绿茶都要美味。”张湘生回忆起初次邂逅保靖黄金茶时的情景,依然充满感慨。

当时,县里还在引种外来茶叶品种,而她却意识到保靖拥有如此优质的本地茶资源,应当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

此后,张湘生开始了对保靖黄金茶的深入研究。一有空闲,她就前往黄金村,观察记录保靖黄金茶的生长环境、茶树的生长习性等情况。

她逐渐发现了这种茶叶的诸多优点:抗旱、耐寒、抗病虫害、发芽早……保靖黄金茶的潜力被她一一发掘。

“村里有7片古茶园,主干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共2000多株,每一株都能培育出一个品系,这就像是发现了一座真正的宝库。”张湘生谈起当年的发现,仍然兴奋不已。

同时,她也从村民那里了解到,老茶树开花少,结籽率低,种下的种子常被动物刨食,导致茶叶产量有限,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茶。

在认识到保靖黄金茶因繁殖困难而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后,她暗下决心要运用专业知识攻克这一难题,让保靖黄金茶走出黄金村。

百折不挠 攻克繁殖技术难关

1991年,当张湘生积累了丰富的保靖黄金茶一手资料后,她信心满满地向单位主动请缨,从零开始试验茶树扦插育苗。

试验田就设在黄金村,试验对象是村里的老茶树。然而,第一次试验培育的茶苗无一成活。

“前两个月情况还不错,第三个月就不行了。刨开泥土查看,发现根部发黑腐烂。”张湘生说,她隐约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根部,决定彻底查明原因。

1992年,没有气馁的张湘生自费在父亲的菜地和自家的四个花钵里继续试验。

这一次,其中一个花钵中2株成活的茶苗,让她看到了希望,重拾了信心。

通过对各组茶苗的扦插管护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张湘生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保靖黄金茶苗对扦插土壤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新土,且土壤的温度、湿度和松软度都要达到一定标准。

那两株成活的茶苗,成功破解了保靖黄金茶无性繁殖的技术瓶颈。

“根部长好了,茶苗自然就容易成活了。”张湘生一语道破关键。

1993年,她向县里建议开展保靖黄金茶育苗试点,获得大力支持,并取得初步成功。

“全县分布了10个试点,共0.8亩地,扦插了10万株茶苗,成活率最低的点达到25%,最高的达到78%。”张湘生说,从此她对扦插育苗技术更有把握了。

1994年,在保靖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张湘生在黄金村育苗3.16亩约50万株,经过精心管护,成活率达90%左右。产地育苗成功后,次年黄金村发展茶园100亩,改写了当地茶叶发展依赖引种的历史。

“育苗关键期的40天里,我就住在村里,与大家一起攻克土壤改良、管护等一个个难题。看到黄金村种植的茶叶开始产生效益后,先是村民的亲朋好友跟着种植,随后周边群众也加入了种茶队伍。”张湘生回忆道。

产业腾飞 茶香富民促增收

2009年,技术成熟后,保靖县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保靖黄金茶,免费为群众提供茶苗,越来越多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0年和2013年,由省茶叶研究所和保靖县农业局合作,张湘生选育的“保靖黄金茶1号”和“保靖黄金茶2号”先后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

“声名鹊起”后,保靖黄金茶的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如今,黄金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万不算富,百万才起步。”湘西的深山中,更多类似黄金村的小山村因保靖黄金茶而加快了致富步伐。

“看到熟悉的茶农一个个富裕起来,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将所有的老茶树都培育成单一品系,特别是那株有400多年树龄的最古老的茶树……”张湘生坦言。

银发生辉 退休续写茶缘情

2011年,张湘生从保靖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后,加入县老科协,始终关注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茶农把关茶园选址、指导茶叶采摘炒制、解决种植技术难题等,培养茶叶“土专家”1.3万余人。

2024年,她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保靖黄金茶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近15.5万亩,综合产值达21.2亿元,惠及2万多户农民。“保靖黄金茶”不仅成为地方公共品牌,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成为湖南十大名茶之一。

“保靖黄金茶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我当初想象不到的,这是大家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保靖黄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湘生表示,好酒靠勾兑,好茶靠拼配,希望后人能充分利用黄金村老茶树这座“宝库”,让其发挥更大价值。

择一茶,终一生。张湘生与保靖黄金茶的故事仍在湘西的青山绿水间延续,如同那漫山遍野的茶树,生生不息,香飘万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4/63/153898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