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茶节现场。

油茶自动化采摘设备。

山茶油。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实习生 张君伊 曾庆果 攸县报道
10月26日,以“科技赋能油茶,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湖南油茶节在“中国油茶之乡”株洲攸县开幕。这一盛会不仅全面展示了湖南油茶产业新成果,更以硬核的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深度延伸,为千亿油茶产业勾勒出充满活力的发展蓝图。
科技驱动,品牌赋能:一滴油做成大产业
![]()
油茶科技馆。
茶油,是指油茶的成熟种子经过压榨、浸提等工艺制取而得,是我国特有且最为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攸县高新区林立的厂房中,一栋硕大的茶红色球形建筑十分打眼。这是全球最大的油茶果5G智慧油茶博物馆,由湖南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博物馆后,是投资近3亿元的国内首家工业5.0智慧无人化茶油工厂。车间内,机械手臂挥舞,4条灌装线日灌装能力28万瓶,年加工能力可达2.4万吨茶油。
亚美董事长侯喜容向大家展示了一款喷雾型新茶油产品:“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一款甘油二酯茶油,既保留传统茶油的原香味,又提高茶油的品质,尤其适合代谢异常人群或追求健康饮食的人。”
经过10余年发展,亚美掌握20多项专利,在做强“大康时代”系列产品同时,发力茶油衍生产品,成长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
通过示范带动,湘天华、亚美、攸爱、地杰等8家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湘天华”“攸爱”“酒仙湖”“大康时代”“御茶轩”等一系列优质茶油品牌涌现,其中全国知名品牌3个。“攸县茶油”相继获首届世界林木业大会木本粮油产品特等奖、湖南省十大茶油企业品牌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攸县形成育苗、种植、加工、研发等完整产业链,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发展,茶油产业深度进入食品、日化、保健等多元赛道,康养、休闲、文旅等项目整装待发,老油茶林焕发崭新生机。去年,攸县茶油产量达1.3万吨,综合产值23亿元。
美妆健康延伸:科技点“油”成金

图为传统榨油的场景。
油茶浑身是宝,其价值远不止于食用油。在湖南茶本科技的展区,创始人周奇志向顾客展示着以山茶花为原料的“山茶花双萃酵活水精华”。“涂在手上特别丝滑,滋润又不油腻。”一位忠实用户分享道。这里陈列的洗护用品、保健品,都是油茶精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产物。
然而,延伸产业链的道路充满挑战。周奇志在经营中深刻体会到品种退化、低产林多、回报率低等产业痛点。儿时用茶枯(茶麸)洗头的记忆启发她:茶枯富含天然茶皂素和营养物质,是天然的护发护肤成分。
为打破农业“赔本魔咒”,周奇志积极奔走,联合国内外20余位知名教授、博导,组建“省级油脂科技创新团队”。研发路上荆棘遍布,团队最终在油茶等植物油脂超微细化技术、脂肪酸分离提纯技术、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周奇志介绍:“特别是油脂纳米化技术,将茶油分子团粒径缩小至头发丝的1‰,极大提升了皮肤吸收效果和清爽特性,成功取代传统化学合成油和矿物油,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2019年,周奇志主导的《南方木本油料资源加工利用提质增效技术与示范》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这些成果,公司开发出食用有机茶油、化妆品中间体、洗护产品、护肤品及营养食品五大系列。普通茶油售价约60-70元/斤,而加工成化妆品级茶油可卖到120-150元/斤,保健功能性茶油更达260-300元/斤——科技真正实现了点“油”成金。2024年其公司营收突破4亿元。
智能装备助力:AI数据驱动产业智变
![]()
图为自动化油茶果烘干生产线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当前,第二届油茶节的影响力已辐射全国,在油茶机械展区,吸引了来自江西、广东、黑龙江、四川等外省企业参展。
AI技术如何助力油茶产业升级?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新设备,回答了这一问题。
现场,一个巨大的白色智能设备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负责人刘林介绍,他们已经深耕油茶加工设备领域十余年,这次带来的JNZX4.0系列智能化生产线,以“产学研协同”为创新引擎,集中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对传统油茶加工的深刻变革。
该生产线的核心是以“全流程自动化+智能算法”重构加工逻辑,用精准的数据驱动彻底取代传统的“经验依赖”。在众多创新中,两项关键技术尤为亮眼。
其一是型选+AI精选系统。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公司研发运用深度学习算法,使系统能够极其精准地分选原料,从源头大幅减少宝贵的原料浪费。
其次是静压脉冲烘干系统。设备实现了对茶籽含水率的精准控制(≤8%),不仅将烘干周期缩短了30小时,更将能耗降低了25-30%,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能耗高的问题。
此外,该生产线还整合了数控堆沤后熟系统(提升出油率、缩短周期、杜绝霉变)、静压脉冲爆蒲技术(提升茶籽价值、保障安全)和高效数控热风炉(提升热效率、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共同构建了智能化加工体系。
刘林算了一笔账,相较于传统工艺约500元/吨的加工成本,该生产线可将成本降至80元/吨以下。以一条日处理100吨成熟良种鲜果的生产线计算,单日即可节省成本约4.2万元。按典型的60天加工周期估算,每年可为企业新增盈利超过250万元,投资回收期短于一年,其经济效益提升十分显著。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智能设备对油茶生产线进行提质升级,推动传统油茶加工向‘智造’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我们的设备已经销往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安徽等多个省区。”刘林说。
科技引擎轰鸣,千亿产业启新程

现代化种植的油茶林。
第二届湖南油茶节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湖南油茶产业向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坚定迈进的宣告。
从攸县万亩油茶基地的丰收景象到智慧工厂的高效运转,从一滴科技加持的健康茶油到一瓶高附加值的美妆精华,再到一条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线——湖南油茶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截至去年底,湖南油茶种植面积2371万亩、产量44万吨、综合产值93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和科研水平均居全国第一,累计带动省内110多万户农民增收。今年,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湖南,更强化了其科研核心地位。
当科技深度融入古老产业的脉络,油茶产业千亿梦想的蓝图,已然在创新的土壤中破土萌发,郁郁葱葱。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君伊 曾庆果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