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湘沃土,民企枝繁叶茂。其蓬勃发展的核心动能何在?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湖南省工商联走进企业、商协会、基层工商联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推出《湘商方法论》栏目,解码企业制胜之密,挖掘商协会协同共生之力,诠释工商联服务之道,为更多民营经济人士、创新创业者点亮前行的灯塔。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席灵芝 湘潭报道
“很多协会的会员组成只有企业,我们不一样。”初秋时节,湘潭市医疗器械协会会长尹艺霖在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协会的独特之处。
湘潭市医疗器械协会的会员构成颇具特色——不仅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还涵盖了流通企业和使用单位(医疗机构),形成了一个“生产—流通—使用”的完整产业闭环。
“如果只有生产企业,很多行业痛点难以真正解决。”尹艺霖道出了这种架构背后的深层考量。
对于协会的定位,尹艺霖用“三手”理论来概括:政府的助手、行业的推手、企业的帮手。
本期“湘商方法论”,走进湘潭市医疗器械协会,解码其聚合之道。
2024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政府的助手
“中国医疗器械看湖南,湖南医疗器械看湘潭。”尹艺霖自信地表示,这种底气源于给力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
2019年,省药品监管局与湘潭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湘潭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地,共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联动湘潭高新区、湘乡经开区、天易经开区等发展,形成医疗防护用品、高值医疗器械、介入治疗器械制造等产业聚集区。
尹艺霖说,协会在2018年成立,可以说,见证并参与了这些年湘潭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政府的助手,协会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招商引资方面。
“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前后举办了二三十场招商活动。”尹艺霖介绍,协会以其服务属性和企业背景,更懂企业需求。
“企业常问,凭什么让我们从北上广深迁到湘潭?你们的优势和亮点是什么?”作为企业老板出身的尹艺霖深谙企业心理,“我的交流方式往往更能打动企业,因为我知道他们真正关心什么。”
通过精准招商,协会不仅促进了当地就业,还带动了税收增长和经济发展。
行业的推手
为推广行业影响力,协会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在举办高端赛事方面,协会成功助力将全国第七届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落户湘潭,开创湖南省、湘潭市承办国家医疗器械大赛先例。通过这次大赛,提升湘潭市在全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在跨界联动方面。协会积极与湖南省低空经济协会进行交流,洞察新兴产业与医疗器械行业的潜在结合点,探讨在应急救援医疗设备运输、远程医疗服务等领域借助低空经济优势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会员单位拓展业务思路。
同时,积极与湘潭养老协会开展活动,为养老领域推介协会企业优质产品,助力医疗器械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与市场份额,促进双方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下的合作机遇。
在品牌建设方面,协会构建了完善的宣传矩阵,协会拥有自己的会徽、公众号,通过视频、推文等多种形式,及时宣传会员企业的好消息、好项目。
劳动法律知识培训。
企业的帮手
六年间,协会汇聚会员单位400余家,其中生产企业近300家,经营企业超100家,医疗机构15家,更囊括CDMO平台、注册平台、医疗器械配送企业与4家上市公司。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协会服务企业的核心理念。
针对企业最关心的产品销售问题,协会积极参与重大活动进行宣传。例如,承办“全国药品宣传周”活动,协会盘点所有适用于家庭的医疗器械产品,组织三天直播活动,邀请本地名人主持,有效推广了会员企业的产品。
协会持续为会员企业提供商业对接机会,搭建合作平台,推进实际合作项目。尹艺霖表示,协会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为会员单位开展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维权、体系认证、融资等方面的服务。
此外,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等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为帮助会员企业更好地应对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政策变化,举办了“医用耗材入院采购、收费和集中带量采购”宣讲;为推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UDI)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全面应用,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追溯和管理,承办了UDI培训会等等。
面向未来,协会计划构建“三张清单”——企业清单:收集行业标准和技术知识,建立专业知识库,为企业提供参考依据;政府清单:梳理行业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技术清单:聚焦技术领域,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通过清单式、表格化的管理,我们将把‘三手’工作做深做实,推动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尹艺霖说。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席灵芝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