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做一粒好种子”弘扬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纪念活动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通讯员 刘维帅 王非凡 记者 陈彦兵)5月22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长沙隆平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实验室共同举办“做一粒好种子”弘扬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纪念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湖南农业大学老师常徕、覃红燕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分别带来“一碗米饭里的大梦想”“小种子 大担当 永传承”“胸怀与人生”三堂精彩分享。
“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创新。”柏连阳介绍,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传承和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据了解,过去一年多来,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攻坚克难,收获了一批新成果。
如特早熟双季稻品种选育实现新突破,培育出裕早1号(丰早1号)、玉香两优001、芙两优丰香等生育期在105天以内的特早熟早晚稻苗头品种,实现了耐极端高温、早熟、高产、优质的协同发展。
杂交稻制种机械化研究收获新成效,研发出专用于制种的父本清除农机。该设备在不同深度泥脚的田块中展现出良好的通过性,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9倍。同时,研究还集成了一套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数字化工厂育秧技术体系,并在湖南开展相关研究与技术推广。
柏连阳表示,今年该实验室将实现水稻单产提升,以支撑湖南和全国的水稻大面积高产增收。更长远的目标是:育成年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的超级稻新品种;在0.6% 盐度、pH 值9.0的中度盐碱地,实现亩产300公斤以上的耐盐碱新品种大面积种植;让第三代杂交水稻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和技术体系;实现杂种优势固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维帅 王非凡 陈彦兵
编辑:代宏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