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创新赋能攻坚的“谋”与“算”

来源:科技湖南 作者:雷蕾 编辑:宋芳 2025-02-14 09:47:21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7日,2025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一场集结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顶尖科研团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海洋、新能源、现代农业、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我省优势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的“大兵团”协同作战拉开帷幕,又一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发生。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载体。当创新被时代“置顶”,科技与产业何以“顶峰”相见?

图片

2025年,湖南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以赴打好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强”迈进、向“新”发展的“高端局”。

图片

谋时谋实:五个赋能剑指难点重点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的宏伟愿景。“攀高”之路,需要一镐接着一镐开;“核心”之力,需要一年更比一年强。从2022年的“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动力支撑”,到2023年的“科技创新攻坚仗”、2024年的“创新提升行动”,再到2025年的“科技创新赋能攻坚”,无一不体现出湖南锚定蓝图、纲举目张,应时而谋,乘势而上的战略思路;无时不反映了湖南在破解“成长的烦恼”上,湖南架的“桥”和行的“船”。

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谈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要实现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完成“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湖南就必须科学地回答“要做什么”“先做什么”“重点做什么”等关键问题。

省委、省政府给出了明确的“路子”,开出了对症的“方子”——把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攻克技术难点、打通赋能堵点,提升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

攻坚,则意味着要突破。突破的口子,从“五个赋能”打开。而每一个“赋能”,都方向明确、重点清晰。

图片

——赋能标志性工程建设,就是要推进“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大力实施“4+4科创工程”,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上再加一把劲,在国家创新版图中占据更高地位。

——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就是要推动文化数字化,推动音视频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动漫游戏产业做优做强,提升智慧文旅水平,培育文化新业态塑造产业新动能,推动产业新动能成为发展主动力。

——赋能高水平技术攻关,就是要体系化布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突出高能级平台创新引领作用,点燃人才强引擎,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策源力。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仅能让科技的“锤子”找准产业的“钉子”,更重要的是找准产业的“钉子”造出科技的“锤子”,真切实在地让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全省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和区域创新网络,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协调发展。

算速算数:硬核任务聚焦挖潜提质

产业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科技的“油门”既要踩得稳,又要给得足。

反映在《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实施方案》的“8+32”项量化指标、75项子任务中,“稳”是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真金白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湖南立下了“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以上”的Flag;“真材实料”支持人才唱主角、挑大梁,完善以人才为导向的科技投入机制,探索开展“四走”试点,让经费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任务走、任务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规划走。

图片

“稳”是稳扎稳打的标志性工程。比如,湘江科学城要完成首批产业配套项目首期建设,新增创新承载空间20万平方米;省四大实验室要累计引培高层次人才45人以上,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要力争“五类”企业研发中心总数达200家以上。

“稳”是平稳接续转换的新旧动能。比如,以产业为载体,锚定动能转换的着力点,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方向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再比如,让企业更有发言权,开展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000家,新增国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建设15个左右创新联合体。

“足”是用足挖潜力气。科技和产业,说白了就是点菜、做菜和买单的关系,即市场需求点菜、高校院所做菜、企业吃饭买单。为了让这一过程更“丝滑”,湖南定下增速目标挖掘“转速”潜力,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8%以上,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布局转化平台提升“转场”能力,要建设认定20个左右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个左右概念验证中心及中试基地,1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家左右制造业中试平台。

图片

“足”是做足融合“文”章。当文脉悠远的湖湘大地,植入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颜值”叠加“研值”塑造出全新的区域内核。2025年,湖南要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博物馆,加快推进全国首个文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运营,创新创作“现象级”影视和展览、元宇宙等音视频体验产品,支持原创型动漫游戏企业发展,力争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增加10%以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足”是下足协同功夫。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2025年,湖南立足各市州产业基础、创新优势,要实施省市联合科技攻关项目,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协同和优势互补。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同时融入全球创新“一张网”。湖南将加强与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湘鄂赣、海南自贸港等区域科技合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培育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起步起势:勠力同心拼出新景实效

图片

“未来,我们的智慧氢能重卡将有望奔驰在省际运输道路上,带来更加环保、经济的运输新选项。”

“未来,视频将传得更快,看得更清晰,不仅为发展音视频产业增添新动力,也将为工业制造等更多领域带来更多可能。”

在2025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式上,牵头承担“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的三一集团、牵头承担“超高清视频无损实时传输系统研发”项目的联通(湖南)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踌躇满志地为未来画像。

还有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不仅“点燃”了今年的春节档,更点亮了科技创新赋能东方美学的未来动漫产业图景。《哪吒2》的背后,是138家动画制作公司的合力托举,其中当然少不了动漫湘军的科技之笔。比如电影中太乙真人的法宝九龙神火罩、仙气中不乏可爱的十二金仙,就出自湖南极也视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又比如,两次参与《哪吒》项目的株洲霍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哪吒1》中就负责了3D 角色表演的关键环节。湖南动漫产业在文化和科技的深度对话中,正依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蹚出新路。

新年伊始,“新新”向荣,科技创新赋能攻坚“集结”的号角嘹亮,踏出的步履铿锵。21个成员单位,14个市州,铆足“一股劲”,同下“一盘棋”。

先看政策。近期一系列重要文件接连出台——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强化产业创新平台支撑等10条具体举措;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湖南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建设标准、认定程序、政策支持、孵化服务等内容,构建“基地+基金+指导+服务”的孵化体系。

图片

再看不少市州的“新春第一会”,创新成为关键词。比如,长沙的“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深化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出2025年,长沙将新增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800家以上。株洲开篇定调,“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今年再度起航,将开展主体活动100场以上,落地高校院所创新技术成果200个以上。衡阳则聚焦深入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园区就是科技园区的良好生态。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以科技创新赋能为钥,开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胜之门,湖南正以战斗状态、奋进姿态全力攻坚、乘势而进,续写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新篇章!

来源:科技湖南

作者:雷蕾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