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统防统治在湖南 | 用工业精度重构田间管理,“飞防湘军”征战多省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陈珏 2025-07-18 16:31:11
时刻新闻
—分享—

44444.jpg

7月17日傍晚,飞手正在试飞无人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实习生 武千惠 常德报道

三湘丰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训练场上,引擎声与指令声此起彼伏。几十架训练用无人机如蓄势待发的雏鹰,整齐排列。

模拟器前,学员们凝神屏息,指尖在遥控器上精细操控;实操区,教练洪亮的声音穿透嘈杂:“注意悬停姿态!风速2级,保持稳定!”

这里是湖南统防统治人才的“黄埔军校”,正为田野输送一批批驾驭“银鹰”的科技新农人。

三湘丰隆,这支从洞庭湖畔崛起的统防统治尖兵,凭借规模化服务、智能化装备和专业化人才,正成为守护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

为应对农作物病虫害“四高”特性,湖南省锚定方向:纵深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质扩面,力争“湘北出新亮点,湘南湘西补短板”,构建全省统一大市场。

在这场关乎粮安根基与生态保护的攻坚战中,三湘丰隆的实践,正是湖南统防统治战线上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

3333.jpg

三湘丰隆负责人陈剑忠查看水稻长势。

科技助力先行,领跑农业服务

走进湖南常德西湖管理区的智能育秧工厂,31620平方米的温室泛着柔和的蓝光。机械臂托举的秧盘在传送带上列队行进,秧苗嫩叶上凝结的水珠折射着金属光泽。

隔壁,几十架植保无人机列队待命,指示灯如星群闪烁,这支“空中舰队”即将奔赴河南麦田执行春季“一喷三防”任务。

2018年,当国家鼓励统防统治的东风吹拂洞庭,三湘丰隆敏锐抓住历史机遇,将统防统治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点,率先按下转型升级的快进键。

“初衷就是做好农业服务,减本增效。”公司负责人陈剑忠道出朴素而坚定的发展逻辑。

从农资经销商转型为综合农业服务商,三湘丰隆以无人机飞防为突破口,构建起一条“打药带销售、服务促全程”的产业闭环。

短短数年间,公司植保无人机规模已跃升至65架,日作业能力突破13500亩。2023年,公司仅在常德西湖管理区统防统治作业面积即达38000余亩,周边地区与省外作业更覆盖60余万亩,总服务防治面积1866万亩次的数据,彰显出强大的服务动能。

这组数据蕴含着多重突破:一架无人机相当30名人工,每亩施药量从30斤锐减至5斤,面源污染削减超60%。

在湖南省大力推进“药、肥、种、机”四位一体服务新模式的背景下,三湘丰隆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统”字诀的精髓——通过规模服务摊薄成本、专业作业提升药效、智能装备减少污染,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当传统农业还在“望天打卦”,三湘丰隆已用工业精度重构田间管理逻辑。

33333.jpg

湖南常德西湖管理区一季稻田。

飞手“摇篮”孵出致富链

在三湘丰隆培训学校,几十架无人机呼啸升空,划出训练轨迹,三十名学员屏息凝神,紧盯操控屏。

统防统治成败,系于人才。三湘丰隆深谙“人才即战力”之道,将打造植保“黄埔军校”视为立业根基。2019年,公司获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常德市三湘丰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应运而生。

“五步教学法”在这里淬炼精兵:模拟操作、理论学习、机械拆装维修、飞行训练、实战操作,这套获国家版权局认证的培训体系,已培养2386名持证无人机驾驶员,其中专业植保无人机飞手2100人,活跃在飞防一线。

当不少服务组织苦于“有机无人”时,三湘丰隆自豪地宣称:“即便有500架飞机,我们也能迅速起飞!”

飞手们的故事写满田野希望,在三湘丰隆自己的“黄埔军校”里,记录着学员们的作业轨迹:有的扎在新疆棉田,大多聚于洞庭湖区,还有的洒在海南蕉林。最特别的是在永州,第七期植保无人机学员,辅警丁春鑫在这里学习到技术后,利用无人机确定违法犯罪现场,追踪犯罪嫌疑人。

这支穿梭于大江南北的“空中铁军”正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发展。

三湘丰隆“培训+就业”的飞手生态已然成型,公司创新“南北联动、跨省作业”模式,春季北上河南安徽防治小麦,夏季返湘守护水稻,冬季南下两广护航果蔬。

平均每年完成水稻飞防面积2699万亩次以上,每年收入达1.6亿元。更带动616个飞防组织裂变生长,创造2600余个就业岗位,飞手年均收入稳定在7万元左右。

2222.jpg

经统防统治,一季稻颗粒饱满。

生态农场育出“金招牌”

壹耕耘生态农场的清晨被鸭群唤醒。

1200只麻鸭如一支纪律严明的“绿色卫兵”,在310亩稻田里巡弋游弋。鸭蹼搅动水波,巧妙地阻断了杂草的光合作用。惊起的福寿螺瞬间成了精准打击的目标,被鸭喙利落啄食。

田埂之上,诱蛾灯与香根草,黄豆与芝麻构筑起立体防线,灯下叶脉间,粘满了自投罗网的稻飞虱。

“鸭司令”战术成效卓著:310亩水稻节省除草剂成本2万余元,施药次数从4次减至2次。省农业农村厅生态专家杨玲玲现场考察后盛赞:“这是教科书级的生态防控!”

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融合的实践,恰与湖南省“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的部署深度契合。

生态效益正淬炼成市场“金招牌”。由三湘丰隆领办的“湖南壹耕耘”合作社,依托绿色防控技术培育出“西湖大龙蟹”“西湖虾蟹稻米”等5个特色品牌。

2023年,仅国家绿色食品“西湖奈李”就在省级平台销售8.7万公斤,创收326万元。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追求与企业生态化转型在此完美相遇。

当鸭掌替代除草剂,当生态农场代替农药瓶,这场生态革命正重塑“鱼米之乡”的基因。

从智能育秧工厂到全程机械化服务,从飞防人才矩阵到生态农场样板,三湘丰隆以统防统治为纽带,串起“耕、种、管、收、储”全链条。2024年,公司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8576亩,5786.4万元产值惠及25733名农户。

“用工业管理模式破解农业产业链难题,是现代农业的必然方向。”公司董事长陈剑忠的思考,指向更辽阔的田野。

当湖南省提出“2027年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8%以上”的新目标,“培育千家规模服务组织”的号角吹响,这支从洞庭湖畔崛起的科技尖兵,正以“科技与绿色融合防控”为铆钉,锚定全程服务版图,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破浪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1/52/151377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