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9年强企路:湖南首家智慧矿山推进“四化”矿井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李晓慧 封立洋 编辑:陈珏 2025-09-05 20:54:40
时刻新闻
—分享—

调度指挥大厅.jpg

周源山矿业公司“智慧矿山”调度指挥大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李晓慧 封立洋 长沙报道

站在周源山矿业公司调度室硕大的LED电子显示屏前,只见运输线“乌金”滚滚,设备故障自动检测,立井提升、水泵排水自动控制……各项设备实时运行画面一目了然。

有着59年开采历史的周源山是“江南第一深井”,垂直地表813米。“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矿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安、智能强企之路。”周源山矿业公司总经理尹清文表示。目前,周源山是湖南省开采深度最深、单井产量最高、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井,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智慧矿山,被评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

采掘机械化“三级跳”

迈入新世纪,经历煤炭行业的起起伏伏,周源山深刻明白煤矿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变化其实从1998年就开始了。那一年,周源山尝试着引进了第一台ZB2-锚链机组,试运行后,工效大大提高,一个队每月能出煤七八千吨煤,但支护方式没有很大变化,依然是支柱、兀梁支护,掉矸漏顶的隐患没有排除。

2007年,周源山引进了更加先进的齿轨座机组,完成了第二代采煤机械化设备的更新,工作面作业时间比之前节约三分之一,一个队每月能出万吨左右的煤。2008年11月,引进第一台半煤巷综掘机,实现了综掘作业零的突破。尝到甜头后,周源山不断加大资金投入,2010年12月引进第一套综采设备并安装试机成功,当月产量突破3万吨,工作面作业人员减少了67%,产能翻了一番。

公司先后又引进多种型号的液压支架,广泛应用于一煤、三煤、四煤开采,效果非常明显,百米工作面只需几个人作业就可完成,月产量稳定在1.8—2万吨,单产最高突破30000吨。

数据融合分析平台.png

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2022年,周源山领先全省同行建设“5G+智慧矿山”,掘进工作面全部实行了机装机运,矿井单产水平、采掘工效大幅度提升,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提升了原煤产量。

周源山采煤机械化实现了“三级跳”,在湖南煤矿创下多个第一:全省首家在采面使用9.9吨的重型掩护液压支架;首家在三槽双软煤层上综采;采掘机械化程度全省第一,达到95%,为推进南方复杂地质条件下机械化采煤进程、提升湖南采煤技术水平闯出了一条新路。

控制自动化“三突破”

控制自动化不仅仅能减员增效,同时也是更安全、更生态的产业转型之必需。为此,周源山做出了大胆尝试。

为解决人员紧张问题,周源山首先在运输线上尝试寻找突破口,第一次实现“司溜控制自动化”是在工作面溜子运输线上,这次技术突破,减少工作人员15名。随后,整个运输线多点发力,全面突破,从立井提升、绞车、皮带、斗口装载等设备都由工频系统改造为变频调速,各处都有集中自动化控制,促进了“一人一岗”到“一人多岗”的转变,皮带、溜子运输和斗口装载的集中自动控制,既减少了用人、降低了电力成本,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二个突破口选在了检测和监控上,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在机房硐室尝试结合推进自动控制和远程操控,边远地方、危险场所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超限报警和自动断电,值班人员坐在调度操作室就能完成检测,向各采区和作业面发送送电、断电指令,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影响时间。

3231智慧工作面.png

“3231智慧工作面”。

排水系统、供风系统等是第三个突破点,技术人员将6台往复式空压机更换成5台螺杆式新型高效空压机,虽减少了设备台数,但反而提升了井下供风保障能力。目前,主排水泵房、主抽风机房、压风机房等地点都是无人值守。同时,公司还在掘进头全面推广耙矸机配刮板运输机或伸缩皮带运输,既实现连续运输方式,又提高了运输能力,减少了绞车提升运输环节,降低安全风险。

近10年来,周源山矿业公司总计投入2亿元,升级改造“六大系统”,更新更换设备近千台,完成科技项目24个,新增设备100余台,通过推进一系列技术突破,矿井生产能力、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和工程布置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系统信息化“三集成”

“通过可视化显示屏,可以实现一人对百多个生产环节节点实时监测和控制,打开手机就可以在线办公,随时处理文件,查看每天的产量报表,省市监管部门也可以网上实时检查矿井安全生产情况。”公司调度室一名值班调度员介绍。

近几年,周源山利用国家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对调度指挥中心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瓦斯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井下电力监控、地面工业视频监控、矿井主要设备监控、集中控制、设备远程控制、参数监控等11套矿井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前两年,又新增DLP激光大屏、数字化调度系统、可视化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矿井工业视频系统数据上传共享,矿井排水、供电、运输、监测监控、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紧急避险等安全生产系统都统一信息化调度,实现了人、物、环节三覆盖、三集成、三管控,大大提升了调度指挥效率。

信息化改造后,公司的运输能力提高了30%。最近,公司计划对调度室再次进行改造,周源山系统信息化将更上一台阶。

矿井一张图.jpg

矿井一张图。

辅助智能化“三融合”

从2021开始,有关智能化矿山建设的话题就在全公司被热议。历时10个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周源山矿业公司于2022年1月22日建成了湖南省首个“5G+智慧矿山”,主要完成了调度指挥中心改造、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智能管控平台建设等26个子项目,对井下光纤网络进行了千兆环网升级,引进智能无人值守系统,并根据矿井实际,自主进行技术革新改进,通过采用智能监测、自动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控信息平台,实现了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应急广播等多系统融合。

最终,建成了集基础管理服务、生产专业图形协同设计、安全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大数据融合分析及预测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智能管控平台和综合自动化生产指挥平台。

智慧矿山运行以来,取得了预期效果,并成功入选2022年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创下了湖南省“六个第一”,即全省第一个5G矿山网络、全省第一个智慧矿山“一张图”、全省第一个矿山数据处理管控平台、全省第一个矿山安全生产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全省第一个全过程矿山机运集中控制系统、全省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经过多年努力,周源山持续推进“四化”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公司工效提升20%,增创效益上千万元,矿井防灾预灾能力大幅度提升,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李晓慧 封立洋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3/97/1526049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