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银辉丨陈恒祥:老骥奋蹄不止步 银龄续写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何青 2025-11-08 20:52:4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里,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栏目,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集体与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历经岁月长河不改的灼灼初心,那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担当。

a8e49030802385d31ed021489a077ca0.jpg

益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陈恒祥(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年过七旬,他脚下生风,奔波在关爱下一代与服务“三农”的第一线;两鬓染霜,他壮心不已,将退休生涯谱写成一曲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他就是益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陈恒祥,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承诺的老共产党员。

银发支书的忠诚与担当

自2009年担任益阳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陈恒祥便将强化支部建设视为己任,十五载如一日,倾注满腔热情。

他把支部政治建设扛在肩头。精心制定学习方案,准备学习资料,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引导大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他把支部组织建设抓在手头。他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座谈、研讨、党课等活动130余次,并先后60余次带领大家前往南县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等地开展红色教育,在重温历史中坚定信仰初心。

他把服务支部党员挂在心头。无论是党员住院探望、协助治丧,还是调解邻里矛盾、解决实际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线上微信群与线下活动室,他以风趣幽默又充满正能量的言谈,凝聚人心,让支部成为既温暖又坚强的战斗堡垒。

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老骥伏枥的田野情怀

2009年至2022年,陈恒祥担任益阳市老科协会长长达十三年。在此期间,他将服务“三农”作为工作重心,为乡村振兴注入“银发”智慧。

在载体建设中打造硬实力。他创新性地将村民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民间农技站纳入老科协工作体系,并提出以帮助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制定了“抓基层、强基础,抓深化、促发展”的工作方针。

在他推动下,全市试点的8个重点合作社成效显著,成员年均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30%,其中2个被评为全国示范社,1个被评为全省示范社。

在科技兴农中打造品牌力,他制定推广实施意见,组织老专家常态化下乡指导,推动富硒农产品试验面积达3800多亩,使广大农民切实获益。

在建言献策中打造影响力。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老专家深入调研。在他任职期间,市老科协多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他本人于2020年荣获“中国老科协奖”。

呵护幼苗的慈爱情怀

自2005年挑起益阳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的重担,陈恒祥始终以“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为准则,近二十年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凝聚工作合力上下功夫。面对本市公益组织缺乏有效引导的现状,他多次调研座谈,撰写章程,联合20多家社会公益组织组建了“益阳市关爱青少年行动大联盟”,在思想教育、关爱帮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活动。

在创新工作思路上下功夫。他聚焦家庭教育短板,积极争取支持,创办了“益阳市中心城区示范家长学校”,累计培训家长学员和家庭教育指导员4000多名。该校被誉为“家长学习的殿堂”,其经验获全国推介。

在筑牢基层基础上下功夫。他经常深入农村、社区调研,指导基层关工委建设,挖掘培育了龙山港社区“四红”志愿服务、新桥村“四老”家长学校等一批先进典型,深受群众好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恒祥以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的服务之心、对未来的关爱之心,生动诠释了一名老干部的初心与使命,在银发年华持续散发着光和热,成为了众人身边可敬、可学的榜样。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何青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55/90/154169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