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足球遇上垃圾分类:湘超如何成为环保宣传新阵地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丁斯斯 2025-09-30 23:08:21
时刻新闻
—分享—

5e12051adfd458c5bb584e3acc4d6dfa.jpg

赛前预热阶段,衡阳体育中心广场上设置了分类答题区和“分类射门”游戏。

20250928151515098qxtf1x.jpeg

湘超衡阳主场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精彩射门,精准分类;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在湘超衡阳主场的看台上,志愿者们带头高呼的不仅有助威口号,还有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与此同时,赛场外的电子大屏每隔20分钟便滚动播放着“分类新时尚,文明好榜样”等宣传标语。

2025年9月,湘超如火如荼地进行,绿茵场上的呐喊与垃圾分类的倡导声交织,体育盛宴成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的独特舞台。

从衡阳到永州,从郴州到长沙,湖南各地城管部门与赛事组委会合作,将环保宣传巧妙融入足球比赛,开创了“体育+环保”的新模式。

2233.png

永州市推出了“垃圾分类助力‘无废’湘超”主题活动。

赛事破圈:从绿茵场到环保新舞台

湘超作为湖南省顶级足球赛事,自开赛就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赛事影响力的扩大,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传播更多社会价值,成为了当地政府部门思考的问题。

衡阳、永州等地巧妙地将垃圾分类宣传与赛事相结合,为绿茵场注入了一股环保清流。

在衡阳主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湘超赛场竞风采,垃圾分类赢未来”主题宣传活动在衡阳市体育中心同步展开。

这一活动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由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城市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合力推动。

赛前预热阶段,体育中心广场上设置了分类答题区和“分类射门”游戏。

“塑料助威喇叭属于什么垃圾?”这类贴近观赛场景的问题引发球迷们热烈讨论,答题正确者还能获得衡阳特色奖励。

比赛中,赛场外的电子大屏每隔20分钟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分类助威方阵”的志愿者们带头喊出专属口号,将球队加油的激情转化为践行垃圾分类的责任感。

赛后,在“文明观球赛,垃圾随手带”的倡导下,观众们主动将座位周边的垃圾投入分类垃圾桶中,人走场净成为新的风尚。

永州市则推出了“垃圾分类助力‘无废’湘超”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在永州市体育场前设置宣传摊位,发放垃圾分类指引手册,结合观赛场景讲解常见废弃物的正确分类方法。

“矿泉水瓶、饮料罐属于可回收物,应投入蓝色桶;零食残渣、果皮则归为厨余垃圾,请放入绿色桶内。”志愿者们生动细致的现场教学,让分类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微信图片_20250930222944_197_12.jpg

邵阳借助“湘超联赛”的高人气,将“分类有益”文明实践“摊位”设置在赛场周边。

系统保障:构建垃圾分类的“赛事防线”

为了确保赛事期间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城管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衡阳市城市管理局在赛场内外科学设置了20组标识清晰、位置醒目的分类垃圾桶,还安排了40余名工作人员与30名志愿者协同值守,现场解答引导球迷正确分类。

永州市城市管理局每天派出20余名执法队员和30余名志愿者组成“绿色守护队”,分布在球场内开展垃圾分类引导、环境巡查、文明劝导等工作。

永州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仅是城管队员,更是‘湘超环保守门员’。”

在郴州,苏仙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自9月10日起启动全城大冲洗行动,出动洒水车28台、扫地车9台、垃圾清运车12台、雾炮车3台,投入工作人员100人。

永州市冷水滩区环卫和园林中心为应对赛事期间人流量骤增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累计投入工作人员300余名,清运垃圾近6吨,新增及合理布置果皮箱、分类垃圾桶共200余个。

微信图片_20250930222517_185_12.png

永州借助湘超这一本土顶级体育IP的影响力,垃圾分类宣传实现了“破圈”效应。

成效显著:“体育+环保”实现双向赋能

这种“体育+环保”的创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衡阳“湘超赛场竞风采,垃圾分类赢未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发放了2000余份礼品吸引了超5000名市民参与互动。

通过线上分享与传播,“垃圾分类+湘超助威”理念已触达10万+人次,实现了“影响一人、带动一片”的裂变效应。

邵阳举办“文明集市聚邻居,活力湘超传新风”为主题的文明实践集市活动,借助了“湘超联赛”的高人气,将“分类有益”文明实践“摊位”设置在赛场周边,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共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投放指南2600余份,群众参与人数达4100余人。

常德市城市管理局对接湘超联赛常德赛区主办方,借助赛事影响力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发放宣传册2600多份,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影响人数约2万人。

永州经验表明,借助湘超这一本土顶级体育IP的影响力,垃圾分类宣传实现了“破圈”效应,让环保理念随每一次呐喊深入人心。

由此证明,大型体育赛事可以超越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培育公民意识、传播先进理念的重要载体。

机制创新: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湘超与垃圾分类的结合,并非偶然,它契合了湖南省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部署。

2025年9月,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在调研长沙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全链条体系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湘超赛场、微短剧、公益广告等渠道,广泛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体育+环保”新模式体现了政府部门在环境治理中的创新思维,展现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会参与热情的工作思路,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模式,为其他地区推进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湘超的持续进行,垃圾分类与体育赛事的结合有望走向深入。从绿茵场看台到城市街头,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跟随着湘超的脚步,在三湘大地上扎下越来越深的根系。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3/74/153282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