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无人机智能采样系统的工作场景。
搭载多参数传感器的检测无人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1日讯(记者 李璐 实习生 刘兴)“食品添加剂,是‘天使’还是‘魔鬼’?”“无人机做环保监测,又快又准!”9月11日,2025年湖南省“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在长沙启动。本次活动以“向新而行·智检未来”为主题,全面呈现了湖南检验检测行业在支撑质量强省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成果与新模式。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守护质量安全、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标尺”与“信任基石”。
截至目前,湖南省取得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达到1800余家,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场演示了无人机智能采样系统的工作场景,搭载多参数传感器的检测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完成水体采样、实时数据传输与云端结果比对,集中展示湖南在智能化、无人化检测领域的最新突破。
走进实验室,市民可以直观感受检测技术的严谨与创新,了解“一杯水、一块建材、一份空气样本”如何通过科学检测实现质量溯源。活动通过实景呈现、智慧体验和权威解读,推动检验检测从“幕后”走向“台前”,进一步增强社会对质量基础设施的认知与信任,展示其在推动产业升级、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与引领作用,构建政府、机构、企业、公众开放共治的新格局。
活动中,5名检验检测领域专家,围绕质量安全、食品、农业、环境等前沿领域,先后分享前沿技术趋势与湖南实践案例。湖南省产商品评审中心副主任刘宏伟介绍,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启动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10类与百姓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试点推行“一码溯源”机制。区块链技术确保食品、药品检测数据不可篡改,增强消费者信任。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洋,现场教大家“学会用放大镜看配料表”。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洋则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解答食品添加剂的有关知识,并在现场教大家“学会用放大镜看配料表”:要注意成分的排列顺序,排在越前面的成分含量越高;识别成分的别名,一些成分在配料表中可能以别名或俗称标注;关注成分的含量范围,配料表中有些成分的含量可能标注为一个范围,消费者应关注这个范围,了解成分的实际含量。
活动现场。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新出台的《湖南省检验检测机构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进行解读,湖南在全国率先构建起检验检测人员监管新模式,“关键岗位”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量化、可追踪、可赋能的人才坐标,这一“湖南标准”将为行业注入持续人才动能。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华中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刘兴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