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管招投标”的湖南实践,将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用制度的绳子,扎好工程项目的口子。“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自今年2月在全省试运行后,湖南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初步实现了依靠机器管范本、管招标、管投标、管评标、管监督组织的目标。
8月28日,湖南省发改委举行了一个有关招投标信用评价的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各抒己见。湖南创新建立覆盖七个领域的统一信用评价体系,正形成一种有效监管,让“机器管招投标”机制更趋完善。
为构建全国统一市场贡献“湖南方案”
一周前,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调研“机器管招投标”工作。
省委书记、省长同时就一个事项进行调研并不多见,从这一调研阵容来看,湖南决策层对“机器管投标”工作非常重视。
在这次调研中,沈晓明指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缩影。从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要求和改革实践来看,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是大势所趋,要坚持开门搞改革,不断听取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推动“机器管招投标”体系越来越科学,让招投标主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这些讲话透露出强烈的“推进改革”信号,传达给外界的,是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机器管招投标”体系。
事实上,作为这一工作的主要推动者,今年以来,湖南省发改委一直在积极谋划实施,从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实践,并广开言路,听取不同行业领域的声音,不断完善“机器管招投标”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省内1501个项目发布招标公告,930个项目开评标,系统运行总体稳定。“机器管招投标”运行以来,公平性得到保障,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平均投标家数从14.4家增加至42.2家,民营企业中标率从73.7%提升至84.8%。
同时,招标文件编制耗时从3至7天大幅缩减至1至4小时,平均评标耗时从10.1小时缩减至4.7小时。
有人直言不讳评价“机器管招投标”实施后的好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难以实现,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没用。”
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统筹协调、部门协作、优化完善、凝聚共识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省发改委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同时加快完善配套机制。
比如先后建立运行常态化工作调度机制、省市协同优化机制和联合运行监测调度机制、系统优化常态席位机制、常态化问题反馈研究机制、答疑解惑与宣传机制。针对实践中反映的围标串标、买标卖标、标后履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正在建立项目回访机制、围标串标等问题线索有奖举报机制、联合打击机制等。
“先动起来再说”,湖南在实践中不断收集意见、完善制度,包括此次将推出的全省统一信用评价体系,都将在推动全国统一市场方面贡献“湖南方案”和智慧。而全国统一市场一旦形成,又能让“机器管招投标”更具生命力、更趋完善。
良性生态圈正在形成
创新信用管理中的投标人信用评价指标,包含公共信用信息、行业管理信用信息和招投标行为信用信息,为企业精准画像。
上述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规定将对投标人13种、代理机构10种、评标专家5种严重失信行为实行2年行业禁入,形成有效震慑,让信用监管真正长出“牙齿”。
在8月28日的座谈会上,有招标人代表在发言中认为上述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构建了多维度、动态化、全流程的信用评价体系,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应用信用评价结果成效显著”,具体如“评价科学性与准确性全面提升”“实现事前风险识别和全过程监督”“投标行为信用分类精细,惩戒机制严密高效”“招标代理、评标专家信用评价全省统一,彻底破除信息孤岛”等,发言从体验效果出发,言之有物。
省发改委法规处副处长刘侃侃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完善系统体系,加强履约监管。为了防范恶意低价中标,今年8月17日省发改委印发了规范签订合同的通知,对签订合同情况进行调度,同时,要求市州对不签订合同的采取行政处罚、没收保证金、两年行业禁入的措施。
“我们在信用评价办法中也规定中标后不签订合同的,实施两年不得在湖南投标的信用惩戒,同时推送至信用中国实施联合惩戒。”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尹枝茂说,“此外,我们正在起草机器管招投标履约监管的指导意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监管工作。”
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数据表明,在已完成的213个采用综合评估法项目中,实力得分排名第一的企业中标率高达77%。而其他中标候选人与第一名实力分的平均分差仅0.32分(分差比0.7%),体现了“以实力论英雄”的导向。
从数据看,中标企业分布更为均衡,未再出现“投标王”“中标王”,也未出现外省上千家投标人参与的局面,“大型企业有优势、中型企业有奔头、小型企业有希望、民营企业有活力”的良性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我们和资源交易中心一起建立常态化席位机制,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赴全省各市州调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并邀请企业前来参观讲解,充分听取意见并争取理解。”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前面一段时间的运行来看,市场反馈除了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外,还有防范恶意低价等,这些都会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改革是利益重构,有改革就不可避免地会触动蛋糕和奶酪,会有支持的,也会有反对的。
“从效果来看,杜绝了打招呼、量体裁衣和围标串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外地企业参与度和中标率都有提升,说明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只要是正确的方向就要坚持。”省优化办主任刘风华认为。
在前述座谈会上,招标人代表对“机器管招投标”体系建立的“湖南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不仅构建了科学的信用评价模型,更通过彻底打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行政监督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自动采集、高效处理、评价结果直接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参加座谈会的招标人代表普遍表现出一种信心。用其中一位发言者的话说,那就是“坚信在国家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下,充分借鉴地方成功经验,必将建成全国统一、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安全高效的信用评价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