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八千虎贲气壮山河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黄舒婷 2025-08-13 19:21: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实习生 李昊杰 常德报道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青年路。该公墓原占地13亩,为民国时期特定的混凝土砖石结构建筑群。2014年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1943年,日军为打通西南交通线、牵制中国军队,集结约10万兵力进犯湖南常德,常德会战由此爆发。中国军队以第74军57师为核心展开防守,这支部队因战力强悍获“虎贲”称号,兵力约8000人,由师长余程万率领。

常德会战期间,日军先向常德外围发起攻势,57师在周边多地节节阻击,迟滞敌军后逐步退守城区。随后,日军完成对常德的合围,以飞机、重炮对城区狂轰滥炸,紧接着发起密集冲锋。面对强敌,“虎贲”将士依托街巷工事顽强抵抗,逐街逐屋与敌厮杀,一次次击退日军进攻,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突破城垣,城区陷入惨烈巷战。57师将士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依旧坚守阵地,用刺刀、手榴弹甚至石块与敌展开肉搏,不少据点在双方反复争夺中多次易手。到战势最危急时,全师仅剩下数百人,余程万率领残部突围求援,仍留下少量兵力继续巷战。

最终,中国援军收复常德。此役中,8000虎贲将士坚守孤城十余昼夜,伤亡超7000人,仅存83人,却给日军以重创,为会战胜利争取了关键时间。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坚固防线,成为抗战史上“以少战多”的经典战例,被赞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缩影,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镌刻在抗战史册上。

纪念公墓入口处是一座石牌坊,正中是蒋中正题的“天地正气”,高度赞扬了常德会战中牺牲将士们的正义之举和浩然正气;右侧题“旌常炳耀”,寓意着这些英烈的功绩如同旗帜般永远闪耀;左侧题“碧血丹心”,体现了将士们为国家和民族抛洒热血、忠心耿耿的精神。两根方柱上刻有常德县参议会所撰“孤军浴血千秋壮、公墓埋忠万姓哀”,生动描绘了当年八千虎贲将士孤军奋战的壮烈场景,以及民众对英烈的沉痛哀悼。

牌坊背面有“万古军表”题词,右侧为“忠贯日月”,左侧是“气壮山河”牌匾。中间是王耀武将军题的“陆军第七十四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明牌坊纪念主题。下部还有“壮志成仁、衡岳云飞思烈士;丹心卫国、楚江月冷吊忠魂”,两侧有“孤城持苦战、断壁残垣、幸有旌铭怀伟业;一冢共长埋、青磷碧血、独留碑碣表精忠”等楹联,表达了对在常德会战中英勇牺牲将士的崇高敬意和无尽追思。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2/57/151989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