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会长单位授牌仪式。
红网时刻新闻7月6日讯(记者 肖帅 实习生 唐佳仪)7月5日,中部地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成立大会暨国民营养创新与产业发展院士论坛在长沙举行。“食药物质研究与转化中心”同步揭牌,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建,是平台设立的十大专业中心之一。
中部地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十大中心授牌仪式。
该中心将依托湖南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围绕本土中药材展开全链条研究,从资源开发、功效验证、标准制定,到成果转化,力求构建中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食药创新高地。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表示,中心的设立标志着研究院在推动“药食同源”系统研究与成果转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作为配套活动,“食药物质(药食同源)研究与应用前沿分论坛”于当日下午举办,聚焦政策规范、资源开发、科技转化等议题,吸引来自监管、科研、企业等领域的百余名代表参与。
食药物质(药食同源)研究与应用前沿分论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曹佩、宋雁就《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和新食品原料政策作权威解读,为行业厘清使用边界、提升合规效率。湖南省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处专家候震梳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在标准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案例对产品研制和标准制定提供细致指导。北京联合大学惠柏棣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功能食品从研发到转化的现实路径,呼吁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处处长袁翔则提出,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构建产业链式发展格局,并强调守牢安全底线,推动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湘医百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永贞介绍,其团队以传统草本配方为基础,开发便捷型草本茶饮,让药食同源更贴近现代生活。华务星辰医务部负责人徐婷则展示了通过基因检测筛选个性化营养方案的探索成果,尝试将精准医学理念融入日常“食养”。泰山黄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胡晨旭则围绕泰山黄精的食药资源价值,提出从原料种植到产品转化的全链条建设思路,勾勒出单品种全产业链发展的清晰路径。
食药物质(药食同源)研究与应用前沿分论坛圆桌讨论。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中,九位来自监管、科研、产业一线的代表,围绕“转化落地、品类拓展、资源共享”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认为药食同源产业具有高度专业性与协同需求,需在规范化体系下释放更大潜力。
从理念共识到项目落地,从资源优势到系统转化,“食药物质研究与转化中心”的成立,为湖南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构建融合中医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唐佳仪
编辑:代宏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