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千企听建言②| 赛德雷特:完善产业链配套,形成更大规模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舒东旭 编辑:陈珏 2025-07-04 17:22:1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进湖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省委、省政府广开言路,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对“十五五”时期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思考建议。企业是时代经济大潮中的“弄潮”主体,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关联紧密,红网时刻新闻特联合湖南省发改委推出《走千企听建言》策划报道,及时记录和呈现那些在市场前沿和改革创新中的声音。

f8a2db112g100578f3cb69ffed5cf41d.jpg

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实习生 舒东旭 株洲报道

今年5月21日,湖南株洲制造的首颗商业敏捷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颗卫星重137公斤,实现了轻量化、小型化,载荷技术指标先进,同时具备创新性与可靠性,主要用于在轨对地观测。

这颗卫星,就是由株洲市本土企业——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德雷特”)完成设计、研发、制造的,可谓提供了全程“一站式”技术支撑。

深耕卫星工程领域近20年

赛德雷特是一家由湖南国资、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组成的企业,主要从事吨级以下的小、微、纳卫星平台与整星工程研发、制造业务。

在湖南北斗产业园“1+2+3+N”体系布局中,赛德雷特是其重点打造的产业枢纽,现已完成包含株洲总部、哈尔滨研发中心、北京公司、珠海公司在内的产业布局。

作为航天科技企业,赛德雷特的技术人员占比75%以上,赛德雷特副总经理童心雅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专家主要来自哈工大卫星所,组建了一支梯队合理的技术研发队伍,在卫星工程与卫星总体技术领域深耕了近20年,参与了多项国家卫星项目研发与发射任务,目前已完成电子、姿轨控、热控、通信、结构等方向的技术谱系完整布局。

在商业航天领域,卫星技术的应用能解决不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难题。比如在农业农林应用领域,赛德雷特的卫星技术可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精准监测,在农业实践中,通过分析不同波段的光谱数据,科研人员可以准确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病虫害发生区域以及土壤肥力状况;在环境监测应用领域,卫星可对森林覆盖变化、水资源分布与污染情况、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等进行动态监测,通过长期观测森林的光谱特征,及时发现森林砍伐、森林火灾等异常情况。

d03897737v0f697af40ce6e1fdbefcc0.jpg

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

要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

从2021年底湖南北斗产业园落户株洲经开区开始,株洲市这几年都在有意识地加快卫星装备制造、卫星星座运营等领域的产业集聚力度,总部在深圳的赛德雷特,正是在此期间来到了株洲。

在武汉、成都、合肥等地相继给出优厚资金支持的背景下,赛德雷特高层还是决定将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到株洲,因为更看重的是“湖南有政策支持和北斗产业园的优越地理与交通条件”。赛德雷特管理层介绍,株洲有轨道交通与航空发动机两大优势产业与北斗产业天然适配,加上地方政府对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科学规划,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比较大,这些因素成为吸引赛德雷特在株洲“扎根”的重要底气。

2024年9月,赛德雷特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商业卫星制造生产线项目许可批复,一个月后,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启用,这期间,检测平台的问题进入视线——卫星生产有一个环节是性能检测,往往需要耗时2到3个月,而湖南当时没有相关检测平台,这个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也因而引起多方注意。

针对产业配套存在的短板,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希望湖南在“十五五”期间继续加强对北斗产业的支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此外,赛德雷特还建议加大对卫星制造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和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提升湖南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相关链接:走千企听建言①丨联诚集团:鼓励“先行先试”,大力度支持智能制造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舒东旭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1/96/151010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