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场跨越两个夏天的“热”战,在湘南峻岭间钻出一座“锂”想宝藏。
7月8日,记者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湖南省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成功探获一个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这一资源规模相当于13个大型锂矿床。
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彭小云 苏媛 郴州报道
2025年的盛夏,热浪依旧灼人。湖南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以下简称:矿调所)的陈志强坐在办公室,冷气充足,却驱不散脑海深处关于鸡脚山通天庙山顶的“热”记忆:
那是后颈被烈日灼烤的火辣刺痛、是灌下藿香正气水瞬间的辛辣冲顶、是山蚂蟥吸血后钻心的奇痒难耐……
自2023年6月启动至2024年8月完成勘探,鸡脚山矿区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滚烫的夏天,也终结于另一个同样炽热的夏天。
在两个夏天的交替中,他和他的团队用14个月“钻”出了一个超大型锂矿“宝藏”——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与时间赛跑的“热”战
锂,有着“白色石油”之称,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业关键原材料。2022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部署了“湖南省锂矿找矿专项实施方案”,将临武香花岭-通天庙-尖峰岭地区划分为锂矿重要找矿远景区。
也是在那一年,矿调所对鸡脚山矿区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发现锂矿线索,并在2023年6月初步圈定锂资源富集区。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探矿权后,委托矿调所展开勘探。
2023年6月,陈志强成为了临武鸡脚山锂矿勘探项目负责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找锂行动就此展开。
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近8000万元专项勘查资金,组建专业管理团队,配备地质、爆破、安全、设备、协调、财务等各方面专业人员,实行“日调度、周总结”工作机制,保证项目各方面衔接顺畅。
陈志强深知,必须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才能让项目实现高效、高质量运转。
经过反复思考与探索,他尝试实施项目模块化、精细化管理模式。项目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排工期(分解到机台、到孔)、责任分解到人、定制度、明奖惩;组建项目技术管理群、施工进度汇报群、报告编制沟通群、报告评审备案协调群。
事实证明,这一模式成效显著。
项目施工高峰时期,矿区有4家钻探公司近30台钻机同时作业,每日进尺可达千米,单日终孔钻孔最多时有7-8个,当日编录岩心长度多在500-1000米,2个采样组采样个数高达250个,采样长度达480米。
项目组采用无人机运输模块化钻机。
科技赋能的“热”度
鸡脚山矿区,尤其是工作区的通天庙山顶,地形陡峭复杂。
同样参与该项目的矿调所技术人员胡玉灵这样形容,这里的地貌仿佛被巨神用斧劈过——地形切割强烈,山脊如锯齿般嶙峋,沟谷呈“V”字形深切,坡角常超过45度。
采用传统修路运输钻探设备,不仅破坏植被、周期漫长,动辄需半个月,施工难度和环保压力巨大。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项目组大胆引入索道和大型无人机吊装钻探设备技术,革新了设备上山方式。胡玉灵介绍,无人机半小时从山脚到山顶,以前修路都要修半个月。
同时,采用先进轻便型液压钻探工艺和设备。利用现有钻孔基坪实施斜孔钻探,既避免险峻地段重复施工,这不仅极大保护了绿水青山,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设备上去了,人还得攀爬。填图调查仍需地质队员用双脚丈量群山。
每天清晨7点出发,抵达1400多米的通天庙山顶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队员们背负地质锤、罗盘、标本袋、登山绳、砍刀、干粮和水,向深谷进发。穿越植被密布区,GPS信号时断时续,砍刀成为开路的伙伴。蛛网扑面,带刺藤蔓在手臂上划出血痕。
烈日当空,疲惫与饥渴交加,唯有地质锤敲打岩石的清脆声响,回荡在山谷,指引着他们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湖南省地质院与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双方项目人员在分析三维地质模型。
面对复杂矿体勘探的技术挑战,项目组应用三维智能建模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估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算法构建矿体三维模型,直观展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勘查工程布置、资源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是这种“人机协同”、传统韧劲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创造了惊人的“湖南速度”:仅用14个月,高效完成了从普查、详查到勘探的全流程工作,累计完成钻探进尺9万余米,分析样品4万余件。
“这不仅是资源禀赋的发现,更是持续科技创新的结果。”湖南省地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拥军介绍,近年来,湖南地质打造“空天地井”一体化勘探体系,投入专项资金升级的深地探测、无人机航测等先进装备,配合290幅数字化地质图构建的精准预测模型,为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项目人员正在查看矿区规划图。
产业发展的“热”浪
除了主矿产锂,该矿床还伴生有钨、锡、铌、钽、铷等多种关键战略矿产资源,且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总工程师杨齐智介绍,此次找矿突破,是几代湖南地质人接续奋斗的结晶,从早期的钨锡矿勘查,到本次聚焦锂资源,鸡脚山矿区凝聚了数十年地质工作的深厚积淀。
这座131万吨氧化锂的“宝藏”,其价值远不止于地下。它正迅速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动能。
本项目锂矿相关配套的采、选、冶等全产业链配套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项目实施达产后年交税预计4亿元,能大幅提高当地财政收入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将为湖南省构建新能源万亿级产业链、郴州市构建千亿新能源基地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
项目结束后两三个月,陈志强非但没放松,反而愈发憔悴消瘦了十余斤。一位医生朋友点破:这是从长期超高强度、神经紧绷状态突然“断电”的后遗症。
在夏天的“热”度里,他回味着为国家挖出战略资源的“甜”。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彭小云 苏媛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