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豆”志昂扬 2025湖南高蛋白大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会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刘娜 2025-07-31 22:30:5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731233724_49.jpg

东山镇的大豆柑橘复合种植基地,李培武(中)评价大豆橘园复合种植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典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实习生 武千惠 岳阳报道

7月30日,2025年湖南高蛋白大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会在“洞庭粮仓”岳阳市华容县举行。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中麻所)、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岳阳办事处主办。

活动汇聚了李培武、柏连阳、单杨等权威专家,及省内外相关科研单位代表、金融业代表、主产县和种植大户代表、企业和协会代表等两百余人,通过“田间看实效+会场谋发展”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擘画湖南高蛋白大豆产业新蓝图,深化产销精准对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22222222.jpg

华容县团洲乡团东村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基地。

观摩现场:创新模式“丰”景好

当天上午,与会代表首站走进华容县团洲乡团东村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万亩连片的夏大豆茎秆健壮、荚果饱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东山镇的大豆柑橘复合种植基地展现了立体农业的别样魅力。

葱郁的柑橘树间,大豆整齐成行,绿意盎然。实地考察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复合种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园地资源,‘多收一季豆’,实现了土地增产、农民增收,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还改善了土壤肥力、优化了橘园生态,一举多得!”

333333.jpg

大豆橘园复合种植。

“大豆橘园复合种植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典范。”李培武在现场高度评价,“它显著改善了土壤、抑制了杂草,作物间的互促效应更提升了产量,为南方丘陵山地的大豆扩面增产开辟了新路径。”

“这一创新技术已被写入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成为全省重点推广的农业范式。” 当地技术员向专家们报告。

222222.jpg

7月30日下午,2025年湖南高蛋白大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会现场。

会议聚焦:高峰论道“高蛋白”

大会现场,与会者首先观看了湖南大豆产业宣传片,系统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

“华容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现代农业产值达430亿元。当前,我们正抢抓农业数字化机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工厂化农业,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与农民就地城镇化,为大豆产业腾飞奠定基础。”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介绍。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余应弘与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阁辉分别致辞,从科技赋能、政策驱动层面,阐述了对推动湖南大豆产业提档升级的坚定决心与清晰规划。

主题报告环节,亮点纷呈。

李培武详解了荣获“2025年中关村论坛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大豆油料提质固氮ARC生物耦合绿色增产技术”。其团队研发的ARC微生物菌剂,成功实现“两固(固氮、固碳)三增(增产、增效、增安全)五减(减肥、减水、减碳、减药、减成本)”。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2024年,该技术在全国499个试验点推广应用中,大豆平均增产超15%,花生增产超19%。李培武特别指出:“实践证明,‘ARC+’技术可以完美嫁接到‘大豆柑橘复合种植’模式中,为湖南实现大豆单产提升目标再添科技利器。”

柏连阳聚焦大豆杂草防控关键技术,他说,“杂草是导致大豆减产降质的主要生物灾害,通过争水肥、传病害、释放化感物质等途径影响生产。科学有效的杂草防控是大豆稳产高产的保障。”

单杨作了“湖南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湖南高蛋白大豆好在哪里、特色在哪里、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分享了其团队在高蛋白大豆优异基因资源挖掘与创制方面的最新突破。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中路详实报告了南方高蛋白大豆产业现状及面临挑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志深度解析了“大豆柑橘复合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与成功实践。

一场场报告,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多维、坚实的智力支撑。

打通堵点:“五位一体”筑强基

“本次大会的核心目标,就是精准打通产业链堵点,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产供销无缝衔接。”大会组织者一语道破关键。

针对长期困扰产业的“优质难优价、产销对接难”痛点,湖南创新构建“谁的种(科研育种)、谁来种(新型主体)、交给谁(标准收储)、谁来用(精深加工)、谁保障(金融支持)”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全链条发力破局升级。

联合省农科院等机构,加速选育高蛋白、功能性专用新品种,建立省级高蛋白大豆种质资源库。

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升级分级加工能力,建设智能化仓储设施,确保为下游加工企业提供“品种专、品质稳、即用型”的高蛋白大豆原料。

推动一豆一品战略,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强化电商平台拓展,并通过常态化产销对接会搭建直通桥梁。本次大会的签约环节便是该机制落地的生动体现。

1111.jpg

大豆橘园复合种植。

成果丰硕:签约落地谱新章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永定区种植大户杨登斌受全区41家种植主体委托和张家界湘润食品有限公司现场签约。

新田县农业农村局与龙牌食品有限公司湖南五月豆香有限公司进行“新田大豆”单品签约。

华容县团洲乡党委副书记付文强与长沙市豆制品协会长沙臭豆腐专业委员会技术主任蔡干成分别代表产地与加工企业签约,岳阳市农业农村局与省内9家大豆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共促区域产业发展。

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与湖南省石湾食品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完成“订单贷”授信签约,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华隆酸菜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2025年,国家大豆产业集群项目正式落户岳阳。项目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产业的东风,更是前进的号角。”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更凝聚了“政研企金”各方共识与合力,为湖南高蛋白大豆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十五五”期间实现大豆全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幅“豆”志昂扬的产业新蓝图正在洞庭之滨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武千惠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16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