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在稻田中查看水稻长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曾拥璇 张家界报道
金秋沃野,天气晴好,稻谷飘香。武陵山脉腹地张家界市慈利县杨柳铺乡烟叶收购点内,一名青年穿着沾满泥土的大褂,正帮助烟农将一捆捆“黄金叶”搬运到分级台上。
青年叫王志强,怀着乡村振兴情怀返乡创业的他通过探索烟稻融合、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大伙儿的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日子越过越红火。
良法种出别样“丰”景
谁能想到,如今扩良田、育良种、施良法的杨柳铺乡,曾经面临“田荒、人走、屋空”的尴尬。
杨柳铺乡是“两山夹一冲”的山区乡,一直有种植山地烟的传统。由于全乡林地占比较多,耕地少,不少烟地在连续多年种植后产生土地结块、盐碱含量过高、病虫害爆发程度高等现象,“用地”和“养地”成为制约当地烟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面对这样的窘境,王志强与乡党委政府领导一起前往常德市桃源县、郴州市桂阳县等地实地调研,带回了“烟稻连作”这一既符合本乡实际情况又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逐渐把杨柳铺地处山区的“先天不足”转化为了“后发优势”。
“烟叶和水稻轮种不仅能改善土壤生态,优化土壤理化性质,还能降低病虫害,有效避免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被过度消耗而退化,进而提高产量,促进烟叶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王志强的喜悦溢于言表。
如今,“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盘活了土地资源,“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成为了现实。2023年,王志强种下的100亩稻田烟实现丰产,每亩烟叶产量达到150公斤,提供了40个就业岗位,间接或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60万元。
良田亮出高产“颜值”
王志强在烟叶立体化服务中心。
从“一烟独奏”到“烟稻合鸣”,烟稻融合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让乡村更具“造血”功能。
为了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推动烟基建设成为稳固烟叶生产的“压舱石”,作为湖南省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全省百强书记,2023年以来,王志强积极筹措资金、协调多方力量推进烟叶服务中心建设,打造烟草农业全产业链条。
2024年,杨柳铺社区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集中修建100栋烤房、一处2500平方米的仓库、一处1200平方米的分级房。这是张家界市首例集烟叶育苗、种植、烘烤、分级、收购、办公于一体的烟叶立体化服务中心。
其中,烟叶立体化服务中心覆盖了东岳观、杨柳铺、广福桥、苗市4个乡镇的烟业服务,采取统一育苗、统一烘烤、统一分级、统一收购、统一培训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稳烟区、强产业、促增收效果显著增强。
农业“发新芽”,人才正“扎根”。在外多年的创业经历,让王志强深刻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为避免年龄断层、青黄不接,现任杨柳铺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王志强大力培养年轻化职业烟农队伍,不仅在“存量”中提质量,也在有返乡意愿的青年中挖“增量”。
“杨柳铺乡最年轻的烟农是29岁,越来越多人看到发展潜力,投奔乡间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王志强告诉记者,烟稻产业的带动将人才聚起来、用起来,下一步,如何让他们留下来还需在培训、用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使其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具获得感。
如今,田间农事闲人少,采了烟叶又插秧。丰收已不再是秋季专属,四季不同的田野景象,成为了杨柳铺乡一张靓丽的发展名片。
来源:红网
作者:曾拥璇
编辑:李海波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