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汨罗江畔的飘峰山草木葱茏,山脚下的沙溪镇居民仍传诵着一位将军的遗事。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37军95师284团团长黄红在此率部血战日寇,头颅被弹片击穿,壮烈殉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循着史料记载与民间记忆,再忆黄红将军的抗战足迹,见证湖湘英魂的不朽丰碑。
北伐烽火铸军魂
黄红(?—1941),湖南宝庆(今邵阳)人,生于清末家国危难之际。
从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1926年,黄红参加北伐,曾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部参加淞沪、武汉会战。1939年9月升任陆军第37军第95师第284团上校团长。其时第284团与第283团、第285团驻防在汨罗、新市、黄柏、沙溪一带。
1939年9月,日军集结10万兵力扑向长沙,中国军队奋勇迎敌。9月22日,日军进犯汨罗同乐桥一带,黄红率部进行顽强抵抗,击毙日官兵43人,击伤122人。
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对此次战斗作了如下记载:“重庆第九十五师抵抗极为顽强,联队不断出现伤亡。”经过50天的激烈战斗,日军的进攻被挫败,不得不退回到战役发起前的阵地。
死守防线 协同民众阻击
1941年9月至10月,日军发动了二犯长沙的战争,一度占领了长沙。
在这次战役中,汨罗境内的老百姓,在不同的地方帮助中国军队运送伤员,有力支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军民共守山河的场景震撼湘北,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迅速向长沙汇集,日军被迫于10月1日撤出长沙。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27日,日军渡过汨水,经新市两侧向南进攻。30日,日军在飞行队的配合下,向驻扎在汨罗境内的黄红团第二营、第三营阵地发起攻击。黄红率领部队坚守阵地,打退日军的多次冲锋。
而后,日军调炮兵支援,在敌重炮轰击下,第三营阵地工事被摧毁,官兵伤亡惨重。黄红见第三营阵地失守,而且日军又调兵增援,便率第一营、第二营转战飘峰山英勇杀敌,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冲锋。
日军派飞机低空轰炸扫射,使黄红团再次伤亡惨重。黄红被迫率余部退守长沙县境内铁甲桥对面山头,继续战斗。日军见黄红团如此顽强,便又调来飞机轰炸黄红团阵地,黄红不幸头部被炸伤,3天后逝世。
日军撤退后,黄红原驻地的武昌乡(今属新市、黄柏两镇)数百名民众聚集武昌庙,举行隆重追悼会。黄红生前的好友、当地教师郑源为黄红撰挽联:连年汨水久屯营,棨戟频瞻,公有威仪率僚属;三战长沙方奏凯,裹尸归葬,我为邦国哭将军。
1942年5月,国民政府追授黄红为陆军少将;1992年,邵东县人民政府为黄红立碑追认为革命烈士;2015年8月,民政部将其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湖湘忠魂获国家正名。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