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办在心坎上丨守护“水缸子”“米袋子” 湖南水利部门做了这些事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翟文峰 王琳 编辑:王津 2024-01-13 20:27:0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是省政府坚持每年向人民承诺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20周年。20年来,湖南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办在心坎上》栏目,展现湖南在重点民生实事建设的经验做法和亮点成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翟文峰 王琳 长沙报道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水缸子”“米袋子”,近年来,湖南省水利厅着力抓好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守护“水缸子”,是要保证老百姓有水喝、喝好水。兜稳“米袋子”,是要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全力提升灌溉能力,保障农田有水用。

从水源到水龙头,从供水到用水,湖南水利部门致力于让“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惠及三湘大地的千家万户,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0bdd97bc-c7ab-4f27-b0ed-d7d591994af5.png

溆浦县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小农水”建设管理。

蓄水解民忧

走进溆浦县水东镇银湖村,沟渠错落有致布设田间,为广袤农田源源不断输入甘泉,解决了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对农业生产来说,水渠犹如血管,山塘像供血“心脏”,疏通血管、保持“心脏”活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溆浦县把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保障,按照“谁受益、谁投工”原则,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小农水”建设管理,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2023年“小农水”项目建设中,各项目村共计出动劳动力4.2万人次、自筹资金400万元用于山塘清淤、渠道改造;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离溆浦县200多公里外的武陵源区,也在因地制宜的做好蓄水这篇民生文章。针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分散、位臵不集中、管理能力欠缺的特点,武陵源区探索出“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经营主体+水库巡查员”新模式。

在水库产权、安全责任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一家专业管护公司实行物业化管理。水库巡查员为聘用的专职水库管护人员,对水库进行日常管理。三方主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保障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

不止是溆浦县、武陵源区,湖南各级水利部门,聚焦新增蓄水能力,迅速行动、同题共答,扎实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项目计划新增蓄水能力5000万方。截至2023年12月底,新增蓄水能力5089.39万方,完成率101.79%,累计完成投资21.79亿元。

d31b0ef41bd5ad6e34b22e33cf0719d7b4fd3cfc 拷贝.jpg

整修后的洋潭支渠。

治水润民心

2023年4月21日,湘乡市潭市镇九仑等4个村的群众代表将印有“上下联动为地方谋福,标本兼治帮群众解难”的锦旗送到了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

这是为了感谢该局解决洋潭支渠中梗阻问题。洋潭支渠总长13600米,是潭市镇九仑、小车、大坪、潭台等4个村6700余亩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

近年来,由于支渠下游出现塌方和隧道淤堵,上游水漫渠、下游水不到的“中梗阻”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是群众烦心已久的大难事。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韶灌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到现场调研,积极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和资金安排,多方努力予以妥善解决。通过项目实施,共除险加固险工险段2处,消除管涌隐患点3个,彻底清理了淤塞多年的株子山至秀丰间800米隧洞,新建大小避水渠300米。

当地群众表示,改造后不但大幅提高当地6700余亩农田的灌溉效能,从今往后农业灌溉旱涝无忧,丰收有望,而且通过在隧洞上游设立沉沙池、阻物格栅,从源头解决泥沙、杂物进隧洞形成新的堵点,新建清淤竖井、便道,大幅降低今后的渠道日常维护和清淤成本,沿渠4个村的9300多名群众将持续受益。

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灌区发展问题。从5月下旬至7月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毅君分批次带队走访了湘西、怀化、常德、邵阳、长沙等地澧阳平原、西湖、桐仁桥等11个灌区,调研灌区现代化发展之困,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据了解,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项目计划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50万亩。

截至2023年12月底,已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54.52万亩,完成率103.01%,累计完成投资15.78亿元,超额完成任务,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项目完成后,指导地方及时按照验收标准开展验收工作,确保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农村小水源和大中型灌区等项目充分发挥了抗旱保灌的重要作用,项目覆盖范围内都是丰收田,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水利保障,成为了深受地方和群众欢迎的好事、实事。

团山湖村。

兴水惠民生

水利兴,则百业旺。

漫步湖岸步道,错落有致的村居,倒映在澄澈的水面上,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湘村”画卷映入眼帘。

这个“水美湘村”,名为团山湖村。但在数年前,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还时常洪水泛滥、沼泽遍布,湖水常浑浊不堪。

它是怎么完成蜕变的呢?

契机在2021年,湖南省水利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启动“水美湘村”建设,团山湖村由此也打响了新的治水战役。

团山湖村党总支书记程府迎介绍,团山湖村成立“水美湘村”示范创建临时党支部,村民们为“水美湘村”建设踊跃捐工捐地捐款。

村里建设起了化粪池、隔油池、沤肥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式处理,采取小型人工湿地池内沉淀过滤,实现达标排放。同时,通过构建“水下森林”打造生态平衡系统,对村内水体进行综合生态整治。如今的团山湖村以水美村,因水兴村。

对于老百姓而言,“水缸子”问题解决了,意味着吃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用水问题有了出路,乡村振兴更有了希望。

当前,4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264个水美湘村·移民美丽家园、36个移民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序推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翟文峰 王琳

编辑:王津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845/57/134416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