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创新成果】绣色十八洞

来源:红网 编辑:刘秋平 2019-05-14 11:24:54
时刻新闻
—分享—

2.png

*项目简介

本公司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教育特色,立足于十八洞村苗绣进行了相关探索,确定了苗绣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和苗绣产品开发设计方案,通过民族与现代工艺的交叉融合,借用新工艺技术和新设计的表达形式,将民族主题的要素进行重新解构,产品涵盖包、帽、服饰、瓷器、旅行箱等系列。希望通过“互联网+”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带来帮助或供借鉴参考,让“精准扶贫”深入人心、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在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同时,实现脱贫奔小康,是新时代湖南工业大学进行“互联网+精准扶贫+文化传承”的新尝试。

15514037.jpg

*项目亮点

设计介入非遗,苗绣走出国门

从三个方面为十八洞村苗绣确定了发展思路。

第一,建设十八洞村苗绣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

我国非遗保护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旨在更好地保护和抢救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此现象,团队将建立一个全面的十八洞村苗绣数据库,对苗绣相关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长期保存,其次增加其在大众面前的曝光度,推动其传播。我们的数据库不仅仅是在传承苗绣文化,同时为了让苗绣基因紧跟时代潮流,增添创新活力,团队还将不断进行创新性设计以及研究,扩充数据库资源。

第二,打造十八洞村高品质非遗苗绣艺术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像苗绣这样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苗绣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苗绣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苗绣十分重要且紧迫。而让现代艺术与传统苗绣结合的“非遗艺术品”就是团队的尝试,非遗文化的产业化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之一,团队将苗绣文化以及精致典雅的高端苗绣产品推向大众,向一大批热爱非遗文化的高质量人群销售“非遗艺术品”。让疲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知识分子感受苗绣精品的清新典雅,团队的非遗艺术品种类丰富,富有多元化,特色化,生活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苗绣绣品、家具,饰品,苗绣与陶瓷相结合的工艺品等,同时举办以苗绣为主打元素的文化展演,让这些藏在大山中的瑰宝呈现在学校、飞机场、星级酒店等文化富集区,让苗绣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第三,开发十八洞村丰富的苗绣旅游产品。

旅游业作为近年来的热潮行业,旅游人数频攀高峰,然而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出游体验差,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可能是游客反映最强烈的几点之一,主要表现方式在:一是,全国到处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商品,如手串、折扇等;二是,全国到处都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商品,如帽子、文化衫、马克杯、钥匙链等;三是,当地的商店里店店都是一模一样的本地农副产品。为了改变现状,同时传承发扬苗绣文化,团队将苗绣与旅游产品结合,让苗绣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与魅力。旅游者需要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到十八洞村等地旅游,吃特色饭菜,住特色的酒店,游览特色的景区景点,逛特色的购物店,购买特色的商品,我们正在将这点慢慢变成现实--苗绣旅游产品,团队开发的产品不断多元化、特色化,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受大众喜爱的生活用具,饰品,礼品等等,同时,在推广苗绣旅游产品时,也能拉动十八洞村的旅游业发展。

*项目近三年获奖情况

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国家铜奖

*单位名称

株洲市十八洞苗绣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红网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19/06/14/559079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