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我为绿水青山,下联:不放爆竹烟花;上联:不收礼金情义在,下联:迎来送往似如债;上联:拜寿者请进,国海长勇叩谢。下联:送礼者请回,诸位理解万岁!横批:敢斗旧俗。”日前,东安县井头圩镇廖家村村主任陈海华四兄弟“对联祝寿”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4月1日,是廖家村陈庚春老爷子八十岁大寿的日子,但是主人家以“四副对联”与众亲朋好友“约法三章”:不收礼金,不放烟花爆竹,节俭办宴会。全宴席八个炒菜,且只以笋子、青菜等素菜为主。主人家门前张贴的四副对联,则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这是东安县大力开展“治陋习·树新风”乡风文明建设,“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的一个生动缩影。
多年来,在农村地区,老人祝寿、乔迁嫁娶、逢年过节等操办酒席已成为一种风俗,不仅名目繁多,酒席的档次也是一路看涨,而且不同程度存在“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低俗婚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制约了城乡发展,影响了文明形象,各界群众对此苦不堪言。
为有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近年来,东安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作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与加强基层党建相结合,与脱贫攻坚战役相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流于形式、无法落实的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了红白喜事的宴客数量、喜事时长、酒席标准、礼金额度等。
东安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作风建设考核内容,会同作风办、文明办、公安、民政等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强化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精神震慑作用。县里还定期对村(居)民婚丧事宜等民间风俗进行评议,全体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遵守“治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各项要求,并在全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钟挺华、李楚民、谢红军、吴才有、兰旭霞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涌现,有效带动了全县整个风气的好转。
“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一步,我们将对歪风陋习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劲吹文明风,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让移风易俗入耳,让道德文化入脑,让文明之花入心,让廉洁之风入髓,全面巩固移风易俗成果。”东安县文明办负责人这样说道。(刘联波、蒋东新)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陈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