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龚建民:监察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龚建民 编辑:陈靖 2019-03-22 15:55:50
时刻新闻
—分享—

自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石鼓区纪委监委精准发力,认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推进机构、职能、人员深度融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大练兵促进大融合。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持续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大培训、大练兵,把纪检、监察两项职责融合好、贯通好、执行好。一是走出去学。围绕信访举报、廉政文化、加强监督等主题,先后组织5批36人次到宁乡市、临武县等地学习,拓宽视野思路,借鉴先进经验,补齐工作短板。同时,积极参与省市纪委监委专案办理,先后派出48名干部参与办理专案6件,在专案办理中提升了素质能力。二是请进来教。围绕新颁布的《监察法》、《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邀请省市纪委领导进行专题辅导,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理论和业务水平。创新开设“学习讲坛”,每周五定期开讲,组织原纪委干部和转隶人员轮流讲课,既讲纪又说法,相互取长补短,促进业务融合。三是实践中练。石鼓区纪委监委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把原纪检干部和转隶干部混编使用,着力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能力、促进融合。去年以来,先后从机关综合部门、派驻机构和镇街纪委抽调72名干部参与案件查办,抽调40余名干部参加巡察工作,抽调160余名干部参与监督检查。

以全覆盖实现全监督。聚焦监督第一职责推进改革,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全区监察对象(不含党员)数量,从改革前的852人增加到3430人。一是领域全覆盖。赋予派驻纪检组监察职能,更名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推动监察工作向镇街延伸,把监察职能精准覆盖到学校、医院、社区、农村,打通公权力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如,衡阳市中医正骨医院挂号一收费员,去年4月到石鼓区纪委监委投案自首,接受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以涉嫌贪污罪移送检察机关审理起诉。二是对象全监督。坚决把监督挺在前面,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触犯纪律立即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018年,全区副科以上干部开展例行廉洁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7000余人次。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218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88.9%。抓早抓小、咬耳扯袖正在成为常态和大多数,取得了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责任全延伸。着力构建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压实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责任,组织轮流承办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健全完善信息共享、快速处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反腐败工作合力。2018年,各成员单位相互移送案件线索71条,是上年同期的2.4倍,区纪委监委根据移送的问题线索立案20件,是上年同期的6.7倍。

以新措施提升新效能。积极实践15项调查措施,不断提升审查调查效能。2018年,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77件,其中政务立案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一是用好留置措施。探索细化使用留置措施工作流程,配套出台规范留置措施相关制度,明确留置措施使用、硬件保障、队伍保障等,为依法有效使用留置措施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做到严格审批,确保留置措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去年8月,石鼓区纪委监委根据案件需要,对珠晖区法院原副院长欧阳某某采取留置措施,开出了衡阳市城区纪委监委第一张留置决定书。二是用好监察建议。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监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如针对个别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力问题,区监委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监察建议,对全区国有资产进行“拉网式”清查核实,核查不动产原值6.8亿元,并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显著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其经验被《湖南日报》报道推介。三是用好庭审旁听。对区纪委监委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庭审旁听,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现场警示教育,真正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效果,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去年以来,组织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庭审旁听2批次60余人,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庭审旁听4次,强化对《监察法》的学习运用,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作者系衡阳市石鼓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龚建民

编辑:陈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19/03/22/52533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