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城经开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长沙报道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重视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既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事业向前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望城经开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实施“强企兴园”人才集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将人才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持续打好“识才重才”组合拳,激发“聚才留才”新活力,以全方位要素体系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深化,实现了一流人才与高端产业生态的双向奔赴。
政策发力: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持续升级、创新和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成长环境,是吸引人才纷至沓来的关键因素。
2024年,望城经开区率先推出以《关于实施“强企兴园”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政策》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拟在三年内投入3亿元-6亿元,推出21条奖补措施,设立亿元专项资金培育“数匠人才”,覆盖企业引才、人才扶持、赋能培训和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形成了政策、资金、服务同向发力的体系化格局。
“引进一个人才,就能带动一个团队、提升一个产业。”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日表示,园区人才政策对企业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让我们有信心放眼全球吸引高端人才,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随着“强企兴园”人才政策的精准落地,越来越多产业领军人才与攻坚博士团队聚集于此,园区以“真金白银”给予企业和人才真材实料、真情实感,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今年9月,2024年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评选结果揭晓,中钨稀有金属新材料(湖南)有限公司引进的研发骨干袁觅文博士荣列其中。袁觅文曾海外求学,在综合考量多座城市的发展环境后,最终选择来到望城经开区。凭借其卓越的科研能力与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攻坚博士”等荣誉,成为园区人才政策实施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钨稀有金属新材料(湖南)有限公司引进的研发骨干袁觅文博士。
着眼未来,培育摸索出契合产业特色的创业队伍和创新经验,方能平稳且长远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园区启动“望见未来”计划,为大学生创业和科创型小微企业量身定制15条专项扶持政策,从场地、基金到融资提供全链条支持。截至目前,已引进近60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一批像青鹏材料、应则凯这样的年轻创客,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政策的精准落地,让望城经开区的人才工作从“普惠撒网”迈向“靶向施策”,以“人才洼地”成就“发展高地”。
引育并重: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11月1日,望城经开区在深圳举办2025年重点企业中高端人才洽谈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望城经开区在创新引才、育才、留才上下足功夫,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形成“评价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崭新局面。
11月1日,望城经开区在深圳举办2025年重点企业中高端人才洽谈会。活动当天正值“深圳人才日”,在深圳某科技公司任职的王先生表示:“多家企业提供的技术研发岗位与我的专业背景高度契合,薪酬待遇也很有吸引力,目前我已与一家心仪企业达成初步意向。”
活动聚焦数十家园区优质企业,提供了240余个高薪岗位,涉及智能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储能等不同领域,求职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30%以上,真正体现了“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

在重庆高校举办对口专场招聘。
通过常态化开展“组团式”赴外引才,在重庆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举办对口专场招聘,率先成立国有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搭建“1个中心+30个招聘点”服务网络等,“望见美好,‘城’就未来”品牌在全国全省各地打响,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如涓涓细流涌向望城,积极寻找资源、探寻机遇。
引才是起点,育才则更为关键,人才成长重点在实践。园区构建“全周期培养”体系,定期举办管理与技术培训45期,特别是连续5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赛事规模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从中涌现出一批全国、省市级技术能手,成为园区引进和选拔技能人才的一张名片。

望城经开区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
“技术是靠人才实现的,特别是能啃硬骨头、有工匠般钻研和执着精神的年轻人才。园区搭建的平台和多元评价体系为更多专技人才提供了成长渠道,也极大地激励了我们扎根企业,提升本领的信心。”在望城经开区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上,获奖者长沙恒飞电缆有限公司员工范许文感言。
园区还与企业、高校联动探索“订单式”培养。德赛电池与西安交大共建联合研究院,“联智班”“定制班”等合作模式让青年人才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通过探索全周期培养,有效促进了‘物理空间融合、校企导师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切实提高了高层次技能人才从培养到使用的效率。”望城经开区组织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十四五”以来,望城经开区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技能工匠”人才矩阵,累计为企业引进紧缺人才2.4万人,认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764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蔚然成风。从外部输入到内生成长,人才已成为园区最靓丽的“底色”。
服务加码: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旺乐街。
望城经开区,一座年轻的园区,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园区。
11月初,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人才公寓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正全力冲刺,实施装修和室外绿化扫尾等工作,预计今年底全面建成,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人才竞争,短期看资金,中期看政策,长期看环境。立足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望城经开区积极探索“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新方式,不断提升生活服务配套水平,为人才提供“有生活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友好生态环境,让人才心无旁骛在此“开花结果”。
为确保各类人才在园区生活惬意、工作如意、创业满意,园区配建10万平方米精装修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针对求职青年,设立“青年人才驿站”,为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解决初入职场的现实难题。“人才服务卡”等暖心举措,让服务更有温度、归属更有质感。与周南、南雅、雅礼等名校合作办学,让企业员工子女“在家门口上好学”。以望达小镇为核心,一体推进玉湖青年公寓、人才公园、恒康医院等项目,“就业创业+生活休闲+城市社交”的融合空间正加速成型。

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有人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0%,但是长沙给了我另外90%的勇气!”作为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入局者”,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长沙应则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爽表示,园区全方位的服务真正让企业沉下来、踏实走,“省下来的钱我们全投到研发里去了。”
创新引领的园区,渴求人才;开放包容的园区,呼唤人才;搭台筑梦的园区,成就人才。望城经开区正成为长沙创新创业青年最向往的园区之一。

望城经开区5G产业园。
潮涌湘江,才聚望城。
望城经开区这片热土上,人才在此尽享礼遇、尽情逐梦、尽展才华,变“第一资源”为“第一动力”。
未来,园区将持续以“人才兴”推动“产业旺”,引领“发展强”,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望城力量,也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园区样本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