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活丨杨文业:匠心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贾迪 刘元辉 唐建军 编辑:何青 2025-05-02 12:20:0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这里有毫厘之间的极致追求,也有扎根大地的不断求索。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绝活》系列报道,带您走近匠人指尖的温度,感受青年眼中的光芒。敬请关注。

杨文业 海报.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娜 贾迪 通讯员 刘元辉 唐建军 武冈报道

2021年7月的一个暴雨夜,一通紧急报修电话响起:“同保村停电,都梁医院备用电源撑不过两小时!”

风雨中,一个身影冲进抢修车:“从这条小路穿过去能省20分钟!可能是未清理的树障隐患引发的跳闸!”30分钟后,当抢修队精准清理掉那棵肇事椿树枝丫时,众人不由感叹:连GPS都沉默的暴雨盲区,竟被他的“人脑导航”破解。

这位比卫星更懂电网的“活地图”,就是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冈市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武冈市供电公司)营商环境服务班班长杨文业。28年来,从学徒到全国劳模,他独创的“故障三维定位法”让抢修提速60%,发明的“三色定位作业法”使计量故障率同比下降23%。让我们一起走进杨文业的匠心世界。

“活地图”解码配网抢修难题

“要管好线路,必须熟悉每一基杆塔。”杨文业刚开始当学徒时,师傅说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从此,这个年轻人开始了他的“丈量电网”之路。

牢记师傅“熟能生巧”的教诲,揣着笔记本,杨文业踏遍每一条线路,用最原始的方式绘制出精密的供电网络图,将每一基杆塔、每一条线路都深深刻入脑海。

渐渐地,杨文业便成了同事们公认的“活地图”。凭借对设备的熟悉与了解,他在处理故障中,能够精准判断故障点及其原因,迅速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老杨的20多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地标记了杆塔和配电变压箱的空间位置和设备参数。”同事杨小云介绍道。

多年的经验积累,让杨文业对每条线路、每台设备的“脾气秉性”都了然于胸。他独创了一套“地形特征+设备参数”的故障三维定位法,逐步形成了一套融合地理特征记忆与设备参数分析的故障预判体系。该方法可以让抢修准备时间缩短至少30分钟,抢修响应速度提升近60%,成为配网抢修专业领域里故障定位的经典案例。

杨文业帮助企业排查安全用电隐患。.jpg

杨文业帮助企业排查安全用电隐患。

“三法则”破题光伏困局

2019年,杨文业转型到营销服务岗位。这一年,迎接他的是,武冈市屋顶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全市点多面广的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处理20多户并网申请。”杨文业说。面对新的难题,传统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经过深入调研,他创新提出了“熟悉电网、熟悉运维路径、熟悉客户情况”的“三熟”工作法。

——熟悉辖区内的电网状况,指导客户科学布点分布式光伏电站;

——熟悉巡视抢修的最短到达路线,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熟悉每一个客户的发用电状况,以便及时排查并处理问题和隐患。

武冈市邓家铺镇岩口村村民王建国对杨文业的专业能力印象深刻。3月25日,他家新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频繁出现并网波动,先后请了三批技术人员都未能解决问题。杨文业到场后,仔细查看了逆变器的参数,又核对了该台区变压器容量,很快找到症结:“你选的设备容量与变压器额定电流不匹配,才会频繁跳闸。”

原来,杨文业早已熟记该台区变压器参数,又提前研读了光伏并网技术规范,当场提出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解决方案。当看到电表开始稳定倒送绿电时,王建国竖起了大拇指。

在杨文业的带领下,团队建立了武冈市首个县域光伏设备数据库,开展“无功补偿+组串优化”组合疗法的课题研究,力求有效解决低压光伏并网“大马拉小车”的症结。

“三熟”工作法推广以后,全市光伏项目并网平均时长缩短40%,该办法还被评为国网武冈市供电公司“十佳服务金点子”。这种立体化服务理念,让杨文业带领团队创下连续三年光伏并网“零投诉”的记录。

杨文业在配电变压器台架上面进行检修作业。.jpg

杨文业在配电变压器台架上面进行检修作业。

“色谱布线”革新计量工艺

2023年仲夏,国网武冈市供电公司启动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城乡接合部的电线线路错综复杂,老旧台区的计量箱内线路拥挤杂乱,经常出现异常高温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文业带着徒弟们在灼热的金属箱内反复试验,工作服被汗水浸透,手指被金属毛刺划出道道血痕。经过不断试验,他们终于实验出“三色定位作业法”:火线(红色)沿箱体右侧30度仰角上行,零线(蓝色)以相同角度平行排列,地线(黄色)沿底框水平固定,线缆与箱体保持3-5毫米间距,利于物理降温,线缆间距保持15毫米安全距离。

经实测,相较传统布线方式,该工艺使线缆温度峰值从高温时段的78℃降至53℃以下,线缆拆接效率提升40%。目前,这项创新工艺已全面应用于武冈市计量装置标准化改造。计量箱内部温度平均下降15℃,计量故障率同比下降23%。杨文业团队编制的《计量装置工艺标准化图集》,已成为全公司的培训教材。

“师父的‘二指禅’绝活最让人佩服。”杨文业的徒弟苏琼说,“他用食指厚度判定5毫米散热间隙,拇指宽度保证15毫米安全距离,比游标卡尺还准。”

今年4月,杨文业和苏琼分别接到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湖南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通知。这对师徒的“匠心梦”接力,成为武冈电力系统的一段佳话。

“每次故障都是待解的方程式,客户的每次需求都是创新的起跑线,创新永远在路上!”杨文业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匠心精神在新时代电力人中继续传承,风雨兼程、不忘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贾迪 刘元辉 唐建军

编辑:何青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9/94/149261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